中华传统武医发展计划纲要中华传统武医发展计划纲要
一、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简介
中华传统武医研究中心于2007年成立,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于2008年1月15日在香港正式成立,中华传统武医的产生是基于南北少林、武当、太极、两仪、散手、六合螳螂等众多门派掌门,以及社会上武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组建的社团组织。
在中国传统医学形成的早期阶段,无论是神农氏尝百草、伏羲制九针,还是伊尹制汤液,都可以看到民间医药在中国传统医学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神农、伏羲、伊尹等,既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奠基者,又是中国民间医药的创始人。民间医药、民族医药和中医中药,是构成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相互交融,互相促进,共同铸造了中国传统医学的辉煌。
传统武医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武术、运动过程中造成的各类损伤,采用相应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医学手段和方法的一门学术。这些独到的活人绝技大多掌握在武林各门派掌门人或者传人手中,因此武医中的庸医很少,大多是当地有名望的武林泰斗。传统武医具有简便廉验、疗效显著的特点,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民间中医人员30多万,其中不乏身怀佳技、享誉一方的名医,不少人具有一技之长、特技疗法甚至绝技,发展潜力很大。因为没有文凭、不懂西医、不会外语,拿不到行医执照,民间祖传、师传以及确有一技之长的传统中医,正面临失传灭绝之灾。
中华传统武医是一门经验性极强的临床医学,许多治病方药及方法,流传于民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流传下来,许多民间特色医术和行之有效的单方、偏方、验方、秘方及治疗绝技,掌握在民间医生手里,被反复运用于临床,有的甚至达到炉火纯青地步,成为一些民间医生治病和谋生的手段,无法随便交给他人,时时有失传之虞。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的成立,填补了传统中医的空白。
中华传统武医的宗旨:在社会各界医学大德的鼎力支持下,联合武医各门派的仁人志士,发掘、整理、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武医文化,提高民间草医草药经验,丰富中医药宝库;开展武医文献研究,促进武医学术交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加强对武医医药理论、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以及进行群众性的中医药科技咨询、培训等工作。
二 、传统武医的现状
中华传统武医的发展历来已久,但因种种原因传承断裂。史料记载,嵩山少林禅武医上推到清末年间,当今北少林武医首推嵩山少林禅武医第四代传人释德建;福清南少林武医传人魏振汉,因1976年正月仙逝,未来得及整理,南少林武医史料不详,魏振汉将其武医绝学传于林宏;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秘书长吴昌安、武当派内家拳宗祖庭14代掌门人游玄德、济南市杨氏太极拳第六代掌门人郝明之、登封市少林禅武医学院院长吴南方、福建心武自然门武术研究院院长黄勤龙、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杨学潾、中华两仪拳点穴14代掌门人张振岭、华山李明极道长(俗名李振家,世界辟谷第一人)、福州泰和堂生
化药物研究所所长林谷安、香港能量太极创始人涂方禹、;薛琳(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特技名医肖在尚、太极武医学者游晋升、杨维(中国散手道协会主席);燕子杰(山东省
梅花桩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民间中医精英协会会长彭一峰;南少林龙形拳第四代传人林国财、第五代传人温国声等都是武医大家,从不同地方传播着中华传统武医文化。
武医现状总结如下
(1)缺乏社会地位,没有职称,夹缝生存
(2)自身的封闭性,闭关自守,素质较低
(3)缺乏发展环境,社会歧视,政府瓶颈
(4)濒临失传灭绝,弘扬武医,时不我待
三 、传统武医的定位
少林寺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中,高僧大德积累了很多流传下来的民间验方,结合行性法师(张庆贺)60多年的临床经验,逐步完善了当今少林的禅医理论。禅医像传统中医一样,讲究人体经络学说、阴阳平衡理论。少林禅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湿者气泄,惊则气乱,忧者气滞,劳者气耗,思者气结,气随百病,百病发于气。禅机即气机,气通则
血脉通。少林禅医的“气化疗法”就是以点化人体经络和气穴为主,化解滞气和气结,达到气血通、经络通、阴阳平衡的疗效。当然,还有“药物疗法”、“食疗法”。因此,少林“禅医”同样是少林文化的亮点。少林之名久盛不衰,少林文化举世瞩目,靠的不仅仅是武术。或者说,武术是少林文化的精粹所在,但并不是少林文化的全部。应该说,少林文化是建立在浑厚博大的中华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少林文化同时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特点。少林的禅学、少林武学与少林医学是少林文化的三个精华,传统武医的定位,就是中华传统武术与传统中医精髓结合的体现。
当然,如果任何一个门派长时期封闭而自以为是,任何优秀的武医文化都会萎缩,以至走向衰亡。传统武医的出现就是武术与医术文化的内涵体现,也是多元文化冲撞交融的产物。传统武医坚持文武并重,希望与更高层次的文化融合。传统武医文化的“文”主要表现为含有儒释道文化的精髓;传统武医文化的“武”主要体现出来的是禅武,即是含有禅意的武学。“传统武医”,保持自己“禅通武达、以武弘法、医明救人”的特色。
因此,传统武医养生的业务定位是从传统武医养生切入,挖掘、整理、弘扬中华武医传统文化,打造健康文化产业,造福人类;前期主要以武医养生会馆为主,打造“传统武医”品牌;新注册一个品牌(351标识)中文“传统武医”,打造“武医”品牌;
业务范畴:传统武医初期以“传统武医养生会馆”为主,业务分类如下:
1、【武医禅茶】休闲品茶,清静舒心,营造禅茶一味的文化氛围(林伟强负责);
2、【武医养生】传授武当太极养生功法、南北少林养生功法强身健体等(温国声负责);
3、【武医调治】武医养生保健推拿治疗等技法培训,临床调治各种内伤瘀结(林宏负责);
4、【武医食疗】素食为主,营养均衡,确保阴阳平衡(叶锦先负责);
5、【武医保健】推出“禅通滴剂”、“
金不换”、“茅台不老长生酒”(刘合斌负责);
6、【武医辟谷】道家养生,辟谷治疗(李振家负责);
7、【瑜伽保健】瑜伽训练与导引功法,满足瑜伽爱好者(许锡汉负责)。
经营目标:以传统武医养生为切入点,向武医门诊、武医专科医院、武医特色药物研发推广与武医健康管理服务方向发展,国内取得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或者中医学院合作,国际上与香港浸会大学等学院合作,不断扩大传统武医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按照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争取三年内发展到30家,成为知名的中华武医健康文化产业之一。
四 、传统武医的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武医文化,2007年10月5日,少林文化学者刘合斌等一行拜会福清南少林武术研究会,探讨传统武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2007年11月在香港成立了“中华传统武医研究中心”,凝聚了一批学者专家对传统武医文化的挖掘、整理;2008年1月又成立了“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2008年1月推出了《中华传统武医》双月刊杂志;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发掘出如此种种机缘,为打造中华传统武医文化拉开了序幕。为了加快中华传统武医的挖掘、发展,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拟定了一个初步的发展规划:
1、由南北少林、武当、两仪、太极等派掌门人二十多名高级顾问,组建成专家学者智囊团(已成立,南武当掌门人游玄德牵头);
2、由专业人士组建出管理团队,加强组织建设,五年内把研究院由海外影响到国内,成为国家级的社团组织(已成立,刘合斌负责);
3、2008年8月在广东惠东筹建了“惠东传统武医养生堂”(已成立,温国声负责);
4、2009年计划在普宁成立“传统武医疑难杂病研究所”(策划中);
5、2009年计划筹划组织“全国首届传统武医义诊擂台赛”活动(策划中,彭一峰、刘合斌负责);
5、2009年计划在广州从化成立“中华传统武医特色门诊”,进而发展成“中华传统武医专科医院”;
6、2010年在广州中华国医国药园基地筹建“中华传统武医培训中心”、组织传统武术培训与传统武医培训;
7、2010年寻求合作伙伴,利用福州泰和堂药物生化研究所的开发力量,有效组织“金不换”等专利特效药的开发、推广计划;
8、2010年筹建“中华传统武医发展基金”,采用租赁或者收购的方式,筹建“中华传统武医制药厂”等发展设想,同时在全国各省市筹建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分院,以及面授、函授相结合的专业培训班等,形成传统武医特有的文化产业,争取在三年内达到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社团组织。
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计划先在广东做试点,可以先从传统武医养生作为切入点,带动功夫培训、武医培训等,重点做好“金不换、痹痛油(已有认证与药号)等消炎药的注册与销售工作;同时做好生化科技前沿产品“
枸杞多糖”保健饮料认证与市场推广工作;加强与茅台集团的合作,推出“茅台不老长生酒”等;传统武医研究院实行会员制管理,股份制治理组织模式。一旦探索出成功模式之后,再全国各省市进行复制推广,实现研究院控股的市场推广策略。
五 、竞争分析
当今人们因文明所赐,所有食衣住行都因为现代文明的种种科技所带来的方便,身体失去动的刺激,而头脑的运用却过度,导致脑力跟体力消耗的不均衡,长期严重失衡状态下所谓的亚健康就因此而侵蚀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形成现代人一个无形的压力与担忧。
还有一个比较深层而不被发现的隐形杀手就是亚健康导致的病变心理,或是严重的偏执,久而久之就侵蚀着心灵层面,导致很多的社会问题,例如:肠胃病、心律不整、忧郁症、躁郁症、
强迫症、睡眠质量不良,以及对应之夫妻、亲子、社会、家庭关系不良等。针对上述情况,从中医的观点人类的饮食跟健康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而药食同源常识,健体则以各种不同的身体活动动功为主,尤其是武医课程,还有各门派独到的养生功法,以及针对观窍的九转玄功,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改善甚至疗愈。运用生活禅学原理,以各种游戏课程跟动态功法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传统武医医以及瑜珈各种养生功的训练,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传统武医的市场潜力巨大,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朝阳产业。
传统武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濒临绝迹传统武医文化,能够全面继承、掌握少林传统武医者,只有德建、德方、林宏、温国声、游玄德、彭一峰等少数人。武医独到的医术,通常掌握在武林掌门手中,业内竞争性很小。综合来看,目前没有同行业的竞争情况,但针对某一项的发展,比如,少林武术培训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少林寺周边的一些武术学校,还有遍及全国的各类武馆。对于传统武医发展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六、经营目标
A、利用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在武林界的人际关系,树立“武医养生”的新形象;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综合降低武医成本,奠定传统武医养生馆的发展模式。
B、利用中华传统武医网站与中华传统武医杂志的媒体宣传优势,加大对当地武医养生会馆的宣传;策划几个全国性的武医活动,用好报纸、杂志纸媒体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以及网络等媒体的优势,实行立体宣传,尽快扩大传统武医在国内外的影响。
C、有一定的规模后,成立中华传统武医发展基金会,统筹社会闲散资金与善款,壮大传统武医的盘子,为海内外上市做好必要准备工作。
近期目标:市场营销环境考虑,采取战略稳健,工作求实,市场创新三原则,最后达到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
七、研究院的股权结构
研究院的股权结构原则上可以按照4:3:3的比例进行,研究院占40%的股权,负责教材的编写、教学课程安排、委派专业教练传授技能、推荐优秀会员到嵩山研究院进修等;另外两方30%股东,其一是提供符合教学需求的场地,其二是提供满足教学启动资金的投入,总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根据当地会员的情况而定。因为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是正式社团组织,具有民间与官方的双重性,因此,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确定,希望慎重考虑,必须了解股东的背景情况及对股东的评价等,包括对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组成、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运作状况、管理者对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评价等。
八 、研究院管理团队的组建
研究院分院的管理团队,主要由合作两方或三方股东委派或者聘请,合作各方需提供管理团队主要成员的简历、以及对管理团队成员的评价等,确保传统武医管理团队的优质高效性。附:传统武医研究院主要负责人简历:(略)
九、研究院的组织结构
研究院的组织结构,研究院的组织结构原则上设置一正五副院长,分别对禅学心理咨询、禅武培训、武医调治等进行职能分工、对口管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定期做好分院的基本状况及业绩评价等。方案细节(略)
十、研究院的战略规划
研究院分院的宗旨与使命:弘扬传统武医文化,推动传统武医的保健养生、强身健体作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传统武医的价值观与核心理念、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发展策略及实施步骤、三年内的业务规划等(略)。
十一、融资计划
研究院分院的融资规模及准备出让的股权比例、资金使用计划、对投资人的退出计划等。
十二、财务分析
研究院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分院的财务报表、未来三年的财务预测、研究院分院的价值评估、投资人可能获得的收益预测等。
十三、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产品/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
附件:具体实施计划(略)
【友情提示】 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诚邀全球各地武医人士加盟中华传统武医团队,共谋发展;欢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一起策划弘扬中华传统武医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健康文化产业。
联系方式
E-mail) china351@yahoo。cn liuhebin@msn。com 411515088@qq。com
(QQ):411515088 651008989 601926658
(MB):15889315315 15932146656 13172595000 1358028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