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5日电 中药业越来越受人重视,被喻为朝阳行业,然而新加坡本地传统中药店却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新加坡中药公会数据显示,过去6年里,结束业务的公会会员多达75个,每年平均超过10家传统中药铺结束业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草药被喻为绿色产品,属于朝阳行业,可是本地很多传统中药店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营业时间长,利润薄,加上竞争激烈,越来越多邻里中药店经营者的子女,不愿意接手家里的卖中药生意。
拿大巴窑一巷和二巷来说,鼎盛时期,这里有八家传统中药店,目前却只剩下三家,另外五家已结束营业。
新加坡中药公会的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09年,结束业务的公会会员多达75个,换句话说,单单在会员之间,每年平均有超过10家传统中药铺结束业务。
中药公会近500名会员中,大约380名会员经营传统中药店,剩余的是中药批发商、药厂和中医等。目前不清楚本地究竟有多少传统中药店,但业内人士估计,至少有500家。
传统中药店指的是那些除了售卖蔘茸、
燕窝等补品外,也替人配给草药的中药店。这类中药店的经营者必须对传统草药有一定的认识,要能看方子抓药。传统中药店经营者,有的是科班出身,上过中医中药课程;有的是祖传性质,也就是父传子,还有的是学徒出身,在工作中累积经验和知识,另外有少数属于中途转业的经营者。
除了配草药,传统中药店还经常成为顾客咨询的对象,例如顾客有轻微不适,上火
发热,家中有人坐月子,或是旅行时买了些中药材却不清楚用法,便会向熟络的中药店咨询。很多中药店还附设中医诊所,提供诊疗、针灸和推拿等服务。
中药公会总务吴文昌说,中药店由邻里向购物中心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为民众的消费活动已偏向购物商场。他认为中药店后续无人的原因,可能是接班人不能适应目前的经营和生活方式,包括工作时间太长、缺乏适当和足够的社交活动、所受教育和训练不足以应付经营的需要等。另外,如果其他工作或事业有更好的经济收益,又或者对中药零售行业前景感到不乐观,也就不愿意走进这一行。
吴文昌也观察到,很多受英文教育的年轻消费群不喜欢到中药店消费,这可能是因为目前许多经营者,不能以英语和这群顾客沟通,店面陈设不能吸引年轻客群,与此同时,年轻消费群对中药也缺乏认识和信心等。
个案一:中药店变牙科诊所
周假少工时长 吓跑年轻人
过去24年,曾锐辉和高梁这对毕业自中华中医学院,具有中医师资格的夫妇,几乎每
天花十三四小时,守着淡滨尼21街的邻里中药店。
除了星期天休息半天,他们没有周假、病假或年假,不能旅行、逛街、看电影,不能约朋友上餐馆,也无法抽身上课进修。除了农历新年休假三四天,他们天天守在自己开创的中药店里。
今年10月,他们终于与街坊、邻里、病人和顾客道别,结束用青春和生命开创的一盘生意。顾客经过那里时,发现熟悉的中药店已成了牙科诊所。这意味着淡滨尼N2购物街的中药店,从五家减少到四家。
他们选择结束生意退休,从此靠租金过日子,是因为年纪渐大,开始感到疲累,而他们的两名女儿,虽都已成年,各有工作,不愿接手父母的中药店。她们宁愿在外面打工,保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与空间,而不愿像父母那样,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进药材店。
该店结束业务前,记者曾走访这家设在201B座组屋的中药店,发现很多老街坊、熟客和病人都依依不舍,有种说不出的失落。
一名身体瘦弱的80岁马来妇女,一再以马来话问曾锐辉为何要结束营业?今后有病她该怎么办?要去哪里找他看病?原来这些年来,这名老妇已习惯到这里看诊,一听说这家邻里中药店要关门,她的担忧与失落显露无遗。
70岁送货员岑贵海的送货对象是本地中药店,对于这个行业面临的困境,他有所体会。这些年来,他看到不少中药店,从一间店面变成半间,最后索性完全易手,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经营者的孩子们不愿接手。
个案二:中药店变当铺
子女对药业没兴趣 父亲把店顶给人
76岁的张国良,一生从事中药行业,但他也因儿女对他的这门生意不感兴趣,在10年前不得已结束了一手开创并经营了30年的药材店。
张国良是在1949年时,由祖父接到新加坡,当时只有15岁的他,进入美芝路的一家药行当学徒。他记得日子非常苦,他除了从事中药店的各种工作,包括磨粉做药丸外,还要上菜市场,一天煮三餐给所有员工吃。
他后来转到另一间药店,当起四手。当时的药店头手负责站柜台、抓药,二手除了帮头手,主要工作是切药。三手则负责刨药,四手是煎药。累积了整十年经验后,他开始在梧槽路一家药店当头手。
1969年,他决定自己创业,在大巴窑新镇向建屋局租了大牌116的店面,开始经营药材店。当时本钱不够,幸好原来的雇主愿意帮忙,供货给他。
张国良的经营宗旨是货真价实,以此赢得顾客的信任。他表示,传统中药店的
黄金时期,是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这20年,原因是那一代人懂得进补养生,每年都会买些
鹿茸、燕窝、高丽蔘等来吃,但时下的年轻人已不懂这些,要保健也只会买维生素等成药。
迈入90年代,中药店的生意开始衰退,张国良的年龄渐大,而他的儿子和四个女儿都对他的这盘生意不感兴趣,他于是决定把药铺生意结束,把店铺顶让给自己有股份的一家当铺。他目前在当铺从事部分时间工作,但已决定在年底退休。
他认识的同行中,至少有三四家和他一样,因为后继无人而结束营业。以他熟悉的大巴窑一巷和二巷来说,原来的八家传统药铺,目前只剩三家。
(记者:谢燕燕)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