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教程:◎气味阴阳
来源:◎气味阴阳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气味阴阳

西医言:彼国用药。历试而知。较有实据。不比中国专以色香气味分发脏腑则影响无据矣。不知西医此说。适形其陋。曰历试则毫无把握。惟凭尝试矣。彼惟不论五行。专以形气立说。所以得半遗全。譬如彼言养气能养物百果羹肉得。养气皆不坏取养气以水银白矾硝石。烧之即出。不知彼所谓养气,即中国所谓阴气。中国以冰养果羹,即取其纯阴不化。水银等纯阴,故多养气。轻气能发火,是轻气即中国所谓阳气。然则西医言轻养。何如中国言阴阳,为得其实也。使气味形性。不兼论之,则一物之功用不全。且西人试验,岂古人尝药未试耶。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为气阴为味。人与万物同一天地,即同一阴阳。万物各禀天地之阴阳,以变化人身之阴阳。药之功用,于是乎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即阴阳之分见者也。

执业护士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味浓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浓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元素曰。清之清者发腠理。清之浊者实四肢浊之浊者归六腑。浊之清者走五脏。附子气浓,为阳中之阳。大黄味浓,为阴中之阴。茯苓气薄,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入手太阳。不离阳之体也。麻黄味薄,为阴中之阳。所以发汗入手太阴。不离阴之体也。同气之物,或味不同。同味。之物或气不同。各有浓薄,故性用不等。李杲曰。味之薄者,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浓者则泄。咸苦酸咸是也。气之浓者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渗泄。甘淡平凉是也。渗谓小汗。泄谓利小便。此是辨药之大法。一定而不移者也。西医不言气味。考其用大黄利下。用樟脑发热。功用究不离乎气味。特西医不之解耳。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润或燥,或软或坚。所以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平也。发散是能升发外散。出汗温四肢也。涌是上吐。泄是下利。渗泄是利小便。六者谓辛甘酸苦咸淡也。宗 曰。生物者气也。成物者味也,以奇生则成而耦,以耦生则成而奇。寒气坚,故其味。咸可用以软热气软,故其味苦可用以坚风气散故其味酸可用以收燥气收故其味辛可用以散土者冲气无所不和,故其味甘可用以缓用药之道。总调之使平而已宗此注深得气味相反相成之性。学人察之。

附李杲之说曰。药有升降浮沉。生长收藏以配四时。春升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是以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浓者,浮而长味浓者沉而藏气味平者化而成按味薄者,甘平辛平微温微苦之类是。气薄者,甘寒酸平咸平淡凉之类是气浓者,甘热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辛热之药,是味浓者,苦寒咸寒之药是。气味平者,得土之性,能兼。升降也。李时珍曰。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一物之中。又有根升梢降。生升热降之不同。贵细审焉。

相关文章
 吴茱萸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清金止嗽化痰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一学即会的中草药辨认方法与自救术【转贴】
 记忆力差,注意力很难集中,意志力弱
 桃枝浸浴方(《圣惠》卷二十四。)
 原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