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本来就是治病的,寻找对病专方的思路本无可非议,但是,有的病人所患的疾病有很多种,许多基础性疾病慢性疾病集于一身,对病专方就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需要辨别体质。体质其实还是病,只不过是一大类病,是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聚合。所以,病与体本来没有特别的差异,体是放大了的病,或者说是变慢了的病。
——临床上,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中国古代固然在寻找对病方药,但限于疾病诊断分类的复杂和艰难,所以,更多地在辨体用方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资料,对研究方病结合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因此,要熟练地运用方病人的思路,必须中西古今皆收。方病人思路是一个开放系统,是一条九省通衢的阳光大道。
——方病人三者都是实实在在的,极少歧义性,是开展实证医学研究的前提。在推广经方过程中,方病人思路简易可操作,也特别适用于初学或经过现代医学思维熏陶的爱好者。倒是沉迷教科书而疏于临床者,在五脏病机的缠绕中,往往感到方证难辨,心中疑云团团。因为讲"方病人"是以当下所见为依据,所谓的"有是证用是方",是一种个体化差异寻求法,鲜活而实用;而从疾病分型脏腑病机入手,往往是胸中先有一成见,看当下时难免失真模糊。
——为何要强调病与人的结合?可以说,没有一种疾病能脱离具体的人体而存在,也没有一个不生病的生命体。教科书可以将一个病的发展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实验室也可以将疾病的原因以及机理弄得明明白白,但是,一到临床,疾病却变得十分迷离复杂。这就是临床的复杂性。强调病与人的结合,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
-------------------
-------------------
老师讲得好:“因为讲方病人就是以当下所见为依据,所谓有是证用是方,是一种个体化差异寻求法,鲜活而实用”。
-------------------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
-------------------
老师说的好。脱离五脏病机的缠绕。强化方病人的思维模式。好学好用。容易落到实处。
-------------------
学了这么长时间,深刻感受到体质学说是黄煌老师经方“活的灵魂”,是人—病—方—药的准则,是区别于其他中医学派的基础。学好经方还得在体质上用力。
-------------------
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
-------------------
-------------------
精彩! 黄师对方病人思维的阐述, 太精辟了, 使我能更快的把握方病人的辨证方法, 谢谢!
-------------------
先生笔下的体质都是病态的,因而以药名体,以方名体,这是基于临床的思维!
-------------------
实验室也可以将疾病的原因以及机理弄得明明白白,但是,一到临床,疾病却变得十分迷离复杂。这就是临床的复杂。强调病与人的结合, 是应对复杂的临床现象时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一定要记在心里,不忘记
-------------------
专病专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临床之初亦求专病专法,其实内科疾病分型也是这种思路,读徐灵胎书先生亦强调治病的浮泛,敷衍,笼统等流弊,也提出专病专方的针对。岳美中老中医的专病专方的思路等。有受西病对应的影响,出方自觉很有根据,其实多出于主观,思辨甚臆测。后学习胡老于黄师学术,方知是自己对专治的贪求。中医虽有专治内容却难真正专治,本有另一套思路,不可贪求。
-------------------
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受启发了!
-------------------
黄师此文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情况下从病切入,什么情况下从体切入,什么情况下需要从病-----体两方面综合考虑而予以切入,实为暗夜一灯!
-------------------
黄师的“方——病——人”学说就狙击枪的瞄准仪,有了她,经方将威力大增!她融合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她让中医和西医前所未有的和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经方药物之多寡是否有限定疾病谱宽窄的内涵?疾病谱越简单差不多形同于特定的疾病,故无须复杂化处理。
-------------------
-------------------
“临床上,患者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太精辟了!
-------------------
-------------------
临床上,患者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从病入手,容易抓住疾病的传变过程,容易见效;从体入手,容易抓住患病个体的差异性,比较安全。
-------------------
“临床上,患者如果诊断明确,疾病单一,或者来势急骤,一般从病切入比较合适;如果疾病丛杂,或诊断不明确,或病程绵绵无期,一般可以从体切入比较合适。”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
-------------------
-------------------
中医也可以做循证研究,黄师的”方病人“诊疗思维模式提供了研究的切入点,如何设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
-------------------
-------------------
-------------------
人无完人,体质就是一种偏性,相同的病因在不同的体质引起的反应就不一样,故病的表现不一样,如果说中医是的辩证是辨机体对刺激的反应,病证就是表,体质和病因就是里。
-------------------
西医的病,中医的体,再结合中医的治疗以及现代研究证明的中药药理=方--病--人--药。
-------------------
-------------------
-------------------
-------------------
-------------------
-------------------
“一个经方,主治疾病谱越复杂,对体质的要求越严格;主治疾病谱越简单,那可以忽略体质的甄别。”真知灼见,谢黄师
-------------------
-------------------
-------------------
-------------------
老师说的太对了,学了两年多的课本,几乎没接触过临床,所以对老师讲的一些方人体会不深,一种思维和一种思维的转换还是有些困难的,持续努力中!
-------------------
-------------------
妙!个人阐发一下:人是内因,病是外因与内因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在内外矛盾中,内因占主导时以人(体质特点)为主,外因占主导时以病为主。严格说,病和人不是一个并列范畴的概念。但指导临床很实用。
-------------------
黄老师的体制学说非常好,但是个人感觉好像现在有些人应用时有点脱离黄老师的本意了,有点滥用。
-------------------
学习黄师的思想!!!
一点理解,急时方病对应,缓时方人对应。或是外感病多方病对应,内伤病多方人对应,但亦互有交叉。个人觉得外感病时主导因素是六yin,内伤病时主导因素是体质(包括七情饮食劳逸),其中七情饮食劳逸是由不同的性格所形成的差异最终导致的结果,如
桂枝人的多愁善感会引起七情饮食劳逸等等方面相应的适应最终形成体质等。
-------------------
-------------------
现在有些所谓的中医只要一提到辨病论治就嗤之以鼻,可笑,可悲。殊不知辨病论治最直接,最能抓住疾病的基本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