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黄煌教授医话:访淹城遗址后感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从常州市中心驱车向南十几分钟,有一处春秋时期的古城池遗址——淹城。淹城遗址的空拍照片,我已经看过,三条环形的河流,环环相套,中心是主城,称子城,继而是内城,最外是外城。据说,这种城池是世界建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一直想去看淹城遗址,想去找一种感觉。

昨天,我第一次来到淹城。这里正在大兴土木,据说要打造一个春秋文化公园。各种崭新的仿古建筑鳞次栉比,大门口有几堆褐色的、造型张扬的水泥石头假山,好在是在遗址的外围。下车后,过一座木桥,桥下就是外城河,河水清澈,水边的茅草还是枯黄,但岸上的杨柳已经吐绿。过桥后便是外城,说是城,其实早没有了城廓,只是稀疏的树林,夹杂着一些绿莹莹的草坪,有不少大树,秃头稀枝,还用毛竹撑着,一看就是移栽时间不久。内城也是如此,有一块枯山水,几块石头,加上细白石子,说是当年的庭园,对日本的造园艺术颇有影响云云。最后一座桥,桥两边彩旗飘飘,旗帜是书大大的篆体字“淹”,旗杆顶部是古代兵器戈。过桥便是子城,当年君主的紫禁城已经不见踪迹,只看到一座井亭,里面是口竹木井。这是当年考古发现的,当然,所见也不是发掘时的原貌。
  
不错,这里是春秋遗址,但我有点失望。原来想象这里应该是清水弯弯,枯木苍苍,再加远处的古坟高墩,荒芜,冷寂,空灵,可以让人畅想,可以发古之幽情,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但昨天没有找到。当地政府对淹城遗址改造的思路,我还不是很清晰,我也无资格对其说三道四。但是,在文物保护的态度上,我最反对的,就是以保护改造之名,对古代的文物和历史的遗址进行强行装饰或随意添加。真实,是历史文物的价值所在。
我又想到了经方。经方也是古代的遗产,其方剂的配伍、用量、煎服法、适应症,都是又其特有的固定的要求,不能随意地变动。还有,对于古人制方遣药的思路,我们也很难说清楚,不要想当然地去解释那些所谓的方义,继而按照这种所谓的方义去随心所欲地“创制”新方。现在中医的理论为何有问题?就在于添加过度,臆说太多,将本来朴实的经验的实证的中医,装饰成了貌似现代的其实是虚幻失真而且无法学更无法用的伪中医。这种中医与当今的许多假文物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
老师说的很对,后世医家喜欢标新立异,也常喜欢打着仲景的旗号推销自己的而原本不是仲景的东西。

-------------------
常见什么什么名医医案,用药数十味,令人找不到规律,于是云里雾中,越学越糊涂!

-------------------
文化遗产中能保留原来面目的还有多少?这是令人悲哀的现实!咄咄怪事乎?见怪不怪了!

-------------------
黄师心系经方中医的发展,所见所思,皆有感触啊。
而黄师所言之经方学习与继承,目前确实有很大的问题,首先还其朴素面目,虚心学习接收透彻,而后方能有所发展。
日本的剑道对于学习有三个阶段的归纳,目前也在其他领域得到推崇(本人是搞软件开发的,敏捷开发社区就深受影响)。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基本思想如下:

守破离(Shu Ha Ri)是日本剑道(Kendo)的哲学。

守是模仿(Imitate),遵循,是无我的过程。在日本的传统心性中,守的阶段需要完全开放心志,全盘接受导师的教导。此时应该学习唯一的真理,知道唯一正确的方法,分清对与错。通过长期不辍的练习,将对规则的记忆固化在自己的身体中。初学者看似是自由的,但也是不明智的(unwisely),我们总是倾向于采用错误的方式。简言之,就是没有结构。

破是变(diverge),是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心智逐渐收缩的过程。 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区分出好与坏而不仅仅是两分的对与错。

离是返朴归真, 是忘我的过程。最终我们得到行为和思想上的自由(freedom)。离看似是随机的,但实际上是混沌的(chaos)。看似打破常规,举手投足却都遵循着道(Tao),这是持续而自由的创造。

传统上守破离这三个递进的阶段是在导师监护下完成的,导师决定你是否进入下一阶段。而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增加一个步骤:检验(Test),即我们需要缩短每个阶段的时间,对我们的修行成果进行检验,通过迭代循环来自我实现阶段越。

我们无法跨越守的阶段。没有良好的基本功,一切都是空谈。

黄师所言,正是强调我们在“守”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经典的掌握和理解。

-------------------
黄老师说得太对了,现代人能看对病症并用对经方就已经是神医了。可悲的是现在的人不仅看不对病症,并且不会用经方。尊重和保护经方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经方流传数千年,这里面一定蕴藏着亘古不变的规律,后人怎可随意改变!

-------------------
返朴归真.

-------------------
引用第4楼johnsonqu于2010-03-13 08:26发表的  :
黄师心系经方中医的发展,所见所思,皆有感触啊。
而黄师所言之经方学习与继承,目前确实有很大的问题,首先还其朴素面目,虚心学习接收透彻,而后方能有所发展。
日本的剑道对于学习有三个阶段的归纳,目前也在其他领域得到推崇(本人是搞软件开发的,敏捷开发社区就深受影响)。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基本思想如下:
守破离(Shu Ha Ri)是日本剑道(Kendo)的哲学。
....... 700)this.width=700;" >


讲的好!

扎实基础,专研经方。

-------------------
尊敬的黄老师真是为经方而生。

-------------------
谢谢分享。

-------------------
说的对

-------------------
"现在中医的理论为何有问题?就在于添加过度,臆说太多,将本来朴实的经验的实证的中医,装饰成了貌似现代的其实是虚幻失真而且无法学更无法用的伪中医。这种中医与当今的许多假文物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
过分修饰就越失真,就向黄老师倡导的学中医要学好经方,在临床中面对病人五花八门的症状,几味药组成的经方,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面面俱到就起作用。

-------------------
对不起上面打错了,后面一句应是起不到作用

-------------------
持经达变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现在中医的理论其实是虚幻失真而且无法学更无法用的伪中医!-------这种现实要大胆的承认!!

-------------------
顶!
确实!现在的中医让人越学越糊涂,每人一个“经验谈”,“秘方”众多,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所谓的理论,应该就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既然伤寒论里面已经有翔实、全面的用药经验,又何必舍近求远、误入歧途,搞得自己迷迷糊糊?

-------------------
我是个病人,看了很多医生……黄教授很了不起!

-------------------
引用第4楼johnsonqu于2010-03-13 08:26发表的  :
黄师心系经方中医的发展,所见所思,皆有感触啊。
而黄师所言之经方学习与继承,目前确实有很大的问题,首先还其朴素面目,虚心学习接收透彻,而后方能有所发展。
日本的剑道对于学习有三个阶段的归纳,目前也在其他领域得到推崇(本人是搞软件开发的,敏捷开发社区就深受影响)。我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基本思想如下:
守破离(Shu Ha Ri)是日本剑道(Kendo)的哲学。
....... 700)this.width=700;" >
有一位翻译家提出过一条翻译的硬标准“信,雅,达”,跟楼上说的“守破离”是一致的,中医、文物、翻译,做学问,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守旧与创新并不矛盾。

-------------------
其实说到新与旧,一直对除旧迎新存在着怀疑。当年梁思成为了京城古城墙不被拆迁,四处奔走,然而人微言轻和者寡,结果仍挡不住大部分古城墙轰然倒塌于“历史车轮”下的厄运。如今大谈特谈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谁又能对古老的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做到标准判断和正确划分,而不致于出现将孩子和水一起倒掉的历史悲剧,谁来充当终裁,谁来制定标准,谁又来做古往今来中医学子的精神导师,像明灯一样让我们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不惶惑?曾几何时,我们曾过度迷信某些权威,然而至今仍彷徨不前,国家投入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的科研经费,最后的科研成果仍然不了了知。我只知道,中医现代化喊过千遍万遍之后,中医象牙塔里的医学生们手里念读的不再是经典论著,而是为其废寝忘食的englishbook。当主宰今后中医命脉的生力军日渐被培养成一支与中医感情日渐淡泊、不伦不类的非正规军时,中医的继承中路已经断裂,再谈中医的创新与发扬,那将是一个没有底蕴与精神内核的脆弱却又妄自尊大的空壳!
   真希望多一些黄师这样精神导师一样的引路人,经常聆听教诲,让吾辈能迷途知返,尚不为晚…

-------------------
守破离,信达雅,谈的都是学术继承发扬中如何反映底蕴和保持精神内核的问题,我同意以上各位的意见!当前的中医界,缺乏对经典的敬畏,缺乏科学的精神,更缺乏中华文化的自信,可叹!

-------------------
黄老师的文章,有期待感,兴奋感,新鲜感
老师的文章让我心跳,让我深深的思考
老师的文章像个镜子一样,每次照到自己,会检讨自己,会发现新的自己
真喜欢黄老师,真尊敬黄老师

-------------------
经方也是古代的遗产,其方剂的配伍、用量、煎服法、适应症,都是又其特有的固定的要求。

-------------------
喜欢黄老师,尊敬黄老师,关注黄老师~~

-------------------
任重道远。

-------------------
黄师确为当代仲景,心系经方,所见所思,皆有感触,

-------------------
古建文物的咨意毁损,又何止淹城。一个普遍现象是,大多“经济发达”地区鲜见保存完好的古建,倒是一些偏远蛮茺之地才有幸遗存;政府对有法可依的古建文物命运都难保,何谈中医保护,更别提发展了。这都是由于当前中国的决策层,缺乏对古典文明敬畏,缺乏中华文化的自信,可悲可叹! 目前,我只相信,中医的出路在民间,百代定有才人出,黄师就是中华百年间振兴中医的“才人”。

-------------------
黄师的心又有几个高官能懂得。
相关文章
 海姆立克急救法:食物卡喉千万别拍背部
 荷叶煎
 外科理例 108 腹痈 上课笔记
 珍视明滴眼液
 请教_八隔
 民间中医是经典医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