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镇江,看到了活泼可爱的L宝宝。她妈妈告诉我,她的恼人的霰粒肿已经控制了。说那方特别管用,才服一剂,孩子眼皮肿块就消失了,后来遇到复发迹象,只要服用那方,很快就好。而且,此汤不太苦,孩子自己也肯喝。孩子妈妈从手机上调出处方照片:生麻黄5克、生甘草5克、生石膏20克、杏仁10克、栀子10克、连翘20克。水煎,每剂服两天。 霰粒肿是儿童常见眼病,这是一种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病程缓慢,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可触及硬结,硬块大小不等,多发生在上睑,也可上、下睑并发,可单个亦可多个同时或先后发生。小型者可自行吸收,较大的很难吸收,一般结节长期不变,偶可自行破溃,排出胶样内容物后在结膜面上形成肉芽组织。霰粒肿常常反复发作,手术对此有时也无可奈何。这几年我用麻杏石甘汤原方或加味治疗过好几例,收效出奇得好。 麻杏石甘汤是历来相传的清热平喘方,临床大多用于治疗各种肺炎、支气管炎、鼻炎等,其所据者,多为《伤寒论》原文“汗出而喘,无大热”等表述。我用麻杏石甘汤治疗霰粒肿的思路,并没有局限在经典原文上,而是从药证切入的。我看重的是方中的麻黄、甘草、石膏这三味药。为何用麻黄甘草?霰粒肿属于疮的范畴,麻黄甘草可治疗外感风寒、疔疮初起,方名走马通圣汤。为何用石膏?生霰粒肿的孩子,大多头发乌黑油亮,好动易汗,且喜冷饮水果。而且,据仲景方例,凡是咳喘、浮肿等麻黄病而有出汗者,麻黄必配石膏,方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至于方中的杏仁,是可用可不用的。杏仁擅治胸满咳喘,如果孩子不兼咳喘便秘,不用也可。除用原方外,我有时也加味。如果眼睑红肿,或咽红鼻衄者,则加入连翘、栀子。这个用法,参照了后世医家的经验。 最近,论坛上有网友提出,对方证的把握不可执着,不能著象;学经方要神似,不要形似。我想,倘若真能破译数千年中医使用药物的密码——药证,则经方的使用范围必将大大拓宽,经方的加减不至于随意,经方的应用自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
要拓宽经方的使用范围,
有效掌握药证显然是一条捷径。
-------------------
药征也好,方征也罢,总离不开中医的气血阴阳,表里虚实。出发点不同,表述不同,黄师的方证人确实丰富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维,让晚学拓宽视野,择善从优,潇洒行医,谢谢。
-------------------
愈加地敬佩老师了,深夜读帖,仿佛能够听到老师在经方研究和运用道路上坚毅而镇定的铿铿脚步声!!!
于论坛和我个人而言,这篇美文真的是一场及时的春雨啊!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我的信念一直都很坚定,我喜欢的景仰的医家是曹颖甫、胡希恕、黄煌,我喜欢他们的深入浅出,我喜欢他们的举重若轻,我喜欢他们的大智若愚,我喜欢他们的古朴凝重,我喜欢他们的中规中矩、有章可循、可资借鉴,我喜欢他们的铿锵风骨!
说实话,这两天我的心里也有一丝的疑惑,脚步有一些游移,偶尔还有一点绝望。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方证学说存在着天然的硬伤,有着无法弥补的短板?是否真的缺乏“圆融”的理论支持,是否真是私密的个人体验积累而无法从前人书籍或旁人经验中汲取?是否真的只是高明中医的初级入门阶段,而最终会投入脏腑经络命门相火易经河洛的怀抱?现在,我知道,不是的。
迷惑和动摇来自于对十世先生QQ群病案讨论的阅读,来自于对俊生先生博客的浏览。此刻扪心:彼时是惊异和迷惑,现时是欣赏和超然。(在他们的博学和勤奋面前,我自卑且自责,但不会自弃,也不会丢掉自信。)
老师文章篇幅不大,但内涵深远。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把握是那么的规范娴熟,对经方古意的拓展又能推陈致新。老师的自信感染了我,使我内心更加坚定。
谢谢老师!
(以上文字是r109说给r109听的,是对r109的告诫和勉励。与他人无涉。)
-------------------
倘若真能破译数千年中医使用药物的密码——药证,则经方的使用范围必将大大拓宽,经方的加减不至于随意,经方的应用自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恩师所言太好了!
-------------------
神农本草经,麻黄主中风伤寒
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
积聚。今实践应用又学一招,临床要用。
-------------------
生霰粒肿的孩子大多乌黑油亮,好动出汗,且喜食冷饮水果,感谢黄师
-------------------
黄师象灯塔,我们这些经方学子是海上飘泊的孤舟,在我们迷茫时,黄师总能为我们指明——经方方证和药证才是我们的彼岸!
-------------------
-------------------
复发性麦粒肿,还应该加上从脾治疗,有很好的防复发效果。
-------------------
-------------------
麻杏甘石汤在治疗属于结膜、角膜、眼睑的急性充血性疾病中收效颇佳。
分泌物色黄者常合栀子柏皮汤。
-------------------
-------------------
学习了,谢谢老师。经常复发要注意饮食习惯,要治未病。
-------------------
时下很多中医看不了病是因为什么?当然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原因是对药不了解。不要说尝过,有些甚至都没见过,然后就在那里开方,如此,怎能治得了病?黄师有篇文章说学生煎药与否的问题,由此可看出,这样的学医结果将会如何。张锡纯是怎么学医的?人家连
甘遂都亲自尝过。
-------------------
-------------------
-------------------
老师文章篇幅不大,但内涵深远。对现代医学知识的把握是那么的规范娴熟,对经方古意的拓展又能推陈致新。老师的自信感染了我,使我内心更加坚定。
谢谢老师!
-------------------
-------------------
-------------------
-------------------
-------------------
-------------------
-------------------
不变之中,蕴含变的法则,升入浅出的医案,总能扣住大家的心弦。
-------------------
-------------------
-------------------
-------------------
谢谢老师的无私教导,就像黑夜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在经方路上前行
-------------------
-------------------
看了老师的文章获益良多,昨晚恰有一名患儿与师所云颇切,学生原方投之,刚才接到孩子父亲电话,症状已十减八九强矣!学了就用是我的一贯作风,呵呵!感恩黄师的无私传授!!!
-------------------
r109:愈加地敬佩老师了,深夜读帖,仿佛能够听到老师在经方研究和运用道路上坚毅而镇定的铿铿脚步声!!!
于论坛和我个人而言,这篇美文真的是一场及时的春雨啊!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2012-03-05 03:27)?700)this.width=700;" >
你讲的非常之好,到让我忍不住去看看他们的博客,
-------------------
-------------------
-------------------
-------------------
黄师的经验好学,好用。也许我们分析和获得治疗相关疾病的过程是复杂的,但是其结果往往是可以比较清晰表达的,这是两种层次,两种过程,中医思维很重要,但经验传承也相当重要。
-------------------
《内经》云“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灵枢:经筋第十二》“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可见足太阳膀胱经行于上眼睑,足阳明胃经行于下眼睑。上眼睑从肺论治,因为肺与膀胱通,考虑为风火犯肺,代表方如黄师用麻杏石甘汤,还可以选用
防风通圣散及其精简方(生麻黄、生
大黄、
薄荷、生甘草),也可以用
三棱针点刺或挑刺背部肩胛区膀胱经的循行区域反应点;下眼睑从脾胃论治,考虑为脾胃伏火,泻黄散为代表方,也可用三棱针点刺足中趾趾腹,因为足阳明胃经“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参阅高树中《一针疗法》)
-------------------
杏仁也可去头面之水的.
支持楼上观点。头皮颜面之黄水疮加入杏仁疗效陡增
-------------------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为中医外科对于生长疔疗之类起病的认识,出现了红肿热痛故用石膏清肌热,连翘解毒发散风热,麻黄即宣通局部阻滞之气血,或与现代医学化脓症初起热敷之功类似。并避免一片寒药凉遏之弊。
-------------------
西医用抗菌素,一部分病人往往留一硬结,好也不成,坏也不去。
谢谢黄师经验。
-------------------
我手上常有眼科病人, 霰粒肿亦不少见, 以往治疗此病 只有手术.
今天黄师又教了一招. 谢谢.
-------------------
汉方用越婢加术汤治疗金匮所说的肉极热病,就是这类的眼病。
-------------------
倘若真能破译数千年中医使用药物的密码——药证,则经方的使用范围必将大大拓宽,经方的加减不至于随意,经方的应用自然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黄师所言极是,中医对药物的研究目前严重不足,已经阻碍了中医的发展。中药药证的研究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水分。
-------------------
我身边霰粒肿的儿童正有黄师描述的特点 好动多汗 不耐辛辣食品 常喜冷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