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书应当知道时代的背景,包括文物制度以及语言的演变。对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才能晓得古人针 对着当时那种实际情况写成的。如果以现代的眼光,去衡量古代的事物,往往会错认或苛责古人。因为这些古代著作,都是不同时代的社会产物,因此都有它的历史 局限性,不容加以臆测。aE
例如张仲景的《
伤寒 论》,写在他宗族之人死于伤寒者过半之后;李东垣的《脾胃论》写于金元“离乱”之际;叶天士的《温热论》写于清代“承平”之时。
不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不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就会责备仲景忽略温热,东垣囿于内伤,天士违背古典著作,而犯唯心主义的错误。至于语 言文字学,更有时代性,若不了解这一点,而以现代语言文字的习惯,望文生义地去读古人的文章,往往有所失而不能获得真意。
例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痰饮
咳嗽 篇,痰饮有二义,篇名中之痰饮,是津液为病之总称,篇内条文之痰饮,是为水在肠间动摇有声之流饮。日
人丹波氏云:
“痰,本作淡”。王羲之《初月帖》:“淡闷干呕”。宋黄伯恩《法帖刊误》云:“淡,古淡液之淡”。我们若把痰饮作今义“稠则为痰,淡则为饮”,那就缺乏语言文字历史观点而失掉了该词的真意。诸如此类甚多,若失于讲求,则坐对古书不能通晓。
读书宁涩勿滑 临证宁拙勿巧 读书宁涩勿滑要扎扎实实地用功,对古代著作,一句一句的读下去,一字一字的读下去。所谓宁涩,就是不懂时不要放过去,向师友 请教 , 查字汇词典,务使懂得后再往下读。看似涩滞难前,而日积月累,由少而多,由浅而深,干里之程,积于践步,功深养到之候,恰是豁然贯通之时,归根结蒂,似迟 反快。所谓勿滑,就是不要顺口读过,不求甚解,否则一日如是,日日如是,表面似快,实际等于不读,这种自欺欺人的读书,应悬为厉戒。 学习 中稍浅尝即以为有得,其实是捉摸光景,模糊印象,秀而不实,实际并无所得,究其实质是自满作祟。这样是学不好的。
认真读书,说来容易,其实很难。往往因一字而查遍各书, 因一义而询遍师友。坚持开卷不放过一字一义,这是需要决心和毅力的。
临证宁拙勿巧见证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立方造药,要讲究主次的配伍,不能以套方套药应付。若遇到大证与杂证,要格 外讲求,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大巧若拙”,就是这个道理。总之,没有拣便宜的学问,没有不费力气的成功。滑与巧里面都藏有侥幸心的成分, 于学问是皮袭貌取的,于工作是不安本分的。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是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一切学习和工作应当坚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