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体质研究:学习黄老师“经方医学”过程中一点启发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700)this.width=700;" >

图片:方、证、病、人.gif


   在学习黄老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提出“方--病--人”的经方医学理念和思维,我从事西医,从接触到黄老师的《中医十大类方》、《张仲景50味药证》《经方实用手册》学习了数年,近来再次邀请李小荣、黄波先生来汉讲学,结合了一点临床应用“经方”的体会,逐步似乎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构架,权且当作抛砖引玉,还望大家给予指导。
  确定“病--证--人”的三个目标,以期确定用“方”的原则。确定“方”所应对的位置。如:无他病需要调理“方”(温经汤、建中汤等),目标设为“方人”;针对不同证据需要的改善的“方(解郁汤、除烦汤等)”,目标设定为“方证”;识别现代疾病谱治疗“方”(泻心汤、承气汤),目标设定:“方病”,遵循客观事实规律,任何事物不可能“面面俱到”,为自己开脱解释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既定三个坐标的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设定为“证”表示由左至右空间,“y”设定为“病”表示由上至下空间,“z”设定为“人”表示由前到后空间,这样就形成了对确定“方”的应用临床多方位立体效果(而且应该可以用科学手段加以证实),以期实现总结实践得失、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临症处方应该是有其空间性的,可以理解为有可以从治病的角度考虑,有从调理身体角度思考,有从改善生活质量入手。如果把我们多使用的“经方”在恰当的空间内使用,达到良好的效果,才能让自己放心、让病人满意。 在与王晓军、黄波漫步汉口美丽的江滩交流经方使用心得时(当时定名为“江城医话”,由于本人文笔欠佳,并肩负着一车人的安全的司机,所以约好由王晓军医生执笔),黄波医生说他经常在仔细诊疗后,为病患准备2、3张处方,也许也是从多方面考虑。至于“时间性”肯定有用,只是自知才疏学浅,故不曾涉足,因为太复杂,只是有时理解为,你可以在合理时间里使用,得到效果 。只是应该理解为"合理时间"和"得到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怎样做到让自己更舒适、舒服,在于医者的指引,至于是否能做到,确实靠病人自己来实现 。
  “x”设定为“证”是指证据(包括人征、病症、药证),“y”设定为“病”是指疾病(包括病谱、病程、病势),“z”设定为“人”是指对人(可以理解为对面的人,找你的人,看病的人,通过医者的观察、诊疗技术了解和发现他处的“既往和现在状态”),而最终得到的“O”点就是通过“X/Y/Z”这三方面提供的证据,进行的处方,这样似乎可以找出其三维立体的诊疗思路。  
  这样的三维诊疗思路是建立在“方证”“方人”“方病”等二维组成的,二维思维的缺陷在于只存在两个方向的交错,如果将一个二维和一个一维叠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三维。  三维具有立体性,但我们俗语常说的前后,左右,上下都只是相对于观察的视点来说。没有绝对的前后,左右,上下。个人认为在临床使用“经方”,效果往往会好很多。

  只是自己的一些理解,还望各位,多多指教



-------------------
字太小看不清

-------------------
有意思。

-------------------
这个思路非常好,让人清楚地看到方证之外还有病,病之外还有人,而不简单地看待方证对应。

-------------------
好,把思路更开阔更全面啦

-------------------
好想法,但还需要充实和深入!

-------------------
这是一个三维立体的概念。加上黄老师方证有时间性的认识,可否方病人时四维空间概念?方病人对应关系确立以后,还有一个病人处于什么时间什么阶段的时间性问题,这个也必须考虑。

-------------------
呵呵,感谢各位的评述,我的初衷是希望制作模拟图,来展示经方医学提出“方-病-人”的思维方式,作为临床医生,脑海里记住这样的模式,更有利于总结。“方-病-人”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当然是有时间性的啊,比如如果某段时间,病患心情好了,病势、症状都会有所改善,医者在这个时候临症处方,当然要适应这个变化,“随证治之”,本身就是具有时间性的

-------------------

-------------------
有才

-------------------

-------------------
对啊,加上时间不就是四维空间的概念么?但怎么细化这思维空间呢?遇到患者如何利用这个思路?值得下大力气充实。希望看到楼主的下一步好文章
相关文章
 通过中医来改变性格  是否可行?
 水轮阴亏证
 白术饮(《济生》卷一)
 禽流感远程针治
 藕汁饮子(《圣惠》卷三十七。)
 旋覆花丸(《圣惠》卷二十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