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神医上上下下打量阿朱,见她容貌颇丑,何况年纪幼小。......他精于医道,于各人的体质形貌,自是一望而知其特点,眼见乔峰和阿朱两人,一个壮健粗犷,一个纤小瘦弱,没半分相似之处,可以断定决无骨肉送连。他微一沉吟,问道:“这位姑娘尊姓,和阁下有何瓜葛?”
乔峰叫道:“我来领教领教聚贤庄游氏双雄的手段。”左掌一起,一只大酒坛迎面向游骥飞了过去。游骥双掌一封,待要运掌力拍开酒坛,不料乔峰跟着右掌击出,嘭的一声响,一只大酒坛登时化为千百块碎片。”
——节选自《
天龙八部》
点评:
文学作品中必然会涉及人物体貌的描写,这是文学创作规律,也是文学与体质学说的学科交集。谈文学离不开人,体质学说则以人为研究对象。阅读文学作品,从作家对人物形象的文字素描中可见其功力。
文学作品中的体质,似乎揭示了体质学说的生活来源。医生看人知其病,文学家看人知其心。医生读点文学,或许手中的方子更用得活。医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能丰富自身对体质观的认识,提高对体质的观察、描写能力。当然,这当中存在一个转化。
从体质学说的角度来说,虽为医学理论,但其本身跨多门学科,文学即其一域。
中医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就“望”而言,当医生开始观察病人的时候,病人的体质、疾病谱、治疗方就应该有个初步印象,这个很玄,所以“谓之神”。即便如此,“闻、问、切”都是不能废弃的,还包括进化中的西医诊疗技术等。“神”这个境界需要反复磨砺。
据说,高明的文学家也有这个功夫,从会面到交谈,他对眼前这个人是阿Q还是闰土,心里已有个一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