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乃包罗各派之宗旨而因东西高下之裁道德之教
史籍乃通达各家之政令而因春秋生杀之裁养刑之治
子学乃参合各门之法律而因阴阳虚实之裁隐显之术
集录乃广载各代之文章而因天地清浊之裁重逸之风
当然这是以儒学为中心对于传统学问进行的分类,但是至于当时如何定出这种分类,以及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是否在各个层面都贯彻了这种分类精神,有另当别论。不过,明白四库分类法的意义所在,那么再读古书的时候,不会读经只在经中而是经史子集都在其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空流转中文化的浮沉盛衰的所在。记得昨天听长衫先生李里对于经史的关系的论述:读经乃知人之应当这般,读史乃知事之未必这般。
总之,中国的文化,在繁杂的外表下,自有其体系所在,如果连这个体系都搞不懂,那么就不要说学习中国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以及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因为不懂得体系的形成,就不知何为主干何为枝干,那么又如何去删去繁杂,直达核心呢?我相信中国文化,只是在朝代的的更替中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生吞活剥了太多不同的文化,这意味着精华与糟粕同时充斥于中华主体文化的身体中,也可以说中国文化病了,开始的时候是实证,只要驱邪就能解决,但是在应该给中国文化逐邪的时代-------宋代,却偏偏是一个文治和缓朝代,导致正统文化的不断被异族劫掠。如果在那个时代,先建立武功,给中华主体文化圈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然后排除异族文化糟粕,重建中华文化的主体,恢复文化的新陈代谢,那么也不会导致最后的文化沦陷。事实上,文化如果病了,那么再文化庇护之下的各种文化的分支又如何发展进步呢?中医的困局正是如此,所以我总是在强调文化应该重建,否则中医只会衰亡不会发展进步,所以你看看经历金元四大家的时代辉煌之后,后来的所有医家有没有真正超越呢?为什么没有超越呢?文化的根断了,如中医这种实用理论,暴露在世俗的阳光之下只会更快的枯萎,以致消亡。给中医点时间,给等等如中医一般的传统文化的旁枝以时间,重建文化主体,恢复文化代谢,那么不比过度的消耗有限的中医力量在文化的末梢要好得多吗?如果文化复兴了,我们的中医可以以各种新的形式出现,难道一定要叫中医?难道一定要用原来的治疗方法吗?药物,一定要是本草中的吗?旧有的形式需要舍弃,舍弃旧有形式,那么才会有最适应时代的形式产生。但是,如果舍弃文化的主干,那么中医的精神已经死亡,我们将困死在中医的形式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