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中医时光倒流之------ 江南名医孟河医派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曾在厦门图书城看过一本非常厚的书叫做《孟河医学》,也看了黄老师的那篇文章,今日借黄老师的一文加网上文章稍作整理作为笔记学习中医历史。今日就让我们时光倒流到孟河医学。
  有句话叫做:吴门医学甲天下,孟河医派冠吴中。江南名医,孟河为最--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常州市,起源于1926年-----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且其医学最为完整的学派,要先提起得莫过于孟河医派四大家中的一位大家丁甘仁先生,其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而后由其长孙丁济万先生继承成上海中医学院。而师承于丁甘仁先生的如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程门雪先生和继任院长黄文东先生,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秦伯未先生及章次公先生均为其弟子。其实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 、章次公(章次公是朱良春的侍诊老师)等俱为同窗校友。
  孟河医学有四大家族,既费、马、巢、丁。其中的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及丁甘仁先生最为代表出名。孟河医家中擅长外科,清代的猩红热等流行病甚多,丁甘仁就是治疗此病出名。其各家有各家之长,如费家擅长治疗虚劳,常守方不变,服数百剂、马家擅长外科外用膏药、丁家擅长喉科温热病,巢家擅长用刀术肠
  四大家中费伯雄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了,也就是盂河医派的奠基人。《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他的出名著作莫过于《医醇賸义》,他主张用药的“和缓”和“平淡”--------他认为“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方为神奇”。这样是对中医界用药奇特的批判。在学术方面:他认为劳病是五脓积劳,伤乃七情受伤,注重情志在损病中的致病作用,治法重视脾肾及善用调肝养阴的方法。
  马培之先生,善外科却成名于内科,治疗上善内药外刀针并用。《外科传薪集》是他比较受欢迎的一本外科著。曾为慈禧太后治病,声誉响于京城,为当时京城三大名医之一。
  巢崇山先生,其精湛的肠痈刀针手法,横世于沪。
  丁甘仁先生先受教于--------费伯雄门人丁松溪既丁先生的堂兄,继而学于马培之嫡裔马仲清,习外科于巢崇山,后又拜安徽伤寒名家汪莲石为师(这个人物不简单,章次公也是出于门下)。孙中山先生大总统赠以“博施济众”题字称赞。丁先生首先学会了费氏的醇正和缓和归醇纠偏的学术风格,用药上以轻灵见长,最擅“轻可去实”之法。拜师之后学有所成,开始行医江南治喉病无数,名誉开始播散于上海,继而上面说的创办了学校,同样的他也开始引进西医的生理、病理等课。丁氏医学学习《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又钻研金元四医家及叶天士、王孟英等温病学说,用药灵,后面自成一派。丁甘仁宗师是孟河医派四大家后期的一位巨匠,他在上海开办了第一所中挂号费舍——上海中医特意黉舍,开始了师承制,培育了多位师承的重量级的中医大师。
在首届的国医大师中,有八位大师出自孟河医学的派系,其派系均重视临床效果,他们是医生,不是学者,不像新安医学注重考注编辑医著,遵经典,不保守,寻各家之长,注重实效。其孟河医学如今在常州武进仍然有很多嫡传弟子在发扬孟河流派的精神。
--------还是那句有误请指正,众人拾柴火焰高。

-------------------
    
相关文章
 流鼻涕,秃顶,失眠。神经衰弱,耳鸣
 感冒我用葛根汤是否用错了?
 爪甲望法提纲
 1993年前安宫牛黄丸1粒万元  专家称99%系假
 麝香猬皮丸(《普济方》卷二九七。)
 紫参丸(《圣惠》卷六十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