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经方读书社:文韵密码————伤寒杂病论的非主流特点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张仲景年长的同乡何颙,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其实这个韵不高反映的就是张仲景的文风拙朴,事实上,我们读起来伤寒杂病论确实会有种佶屈聱牙的感觉,在汉赋盛行的时代背景下,为什么张仲景没有受时代的影响呢?但是,同样读周易参同契虽然很难理解其中的隐喻,但是却可以称之为美文,这也是为什么周易参同契可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但是所造成的流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本身是讲的内丹却因为大量的引用外丹术语隐喻,反而造成了炼丹服丹的时代风气,流害直至明清之季。而伤寒杂病论在晋朝幸好有了王叔和的发掘得以流传,到了盛唐时期即便是孙思邈在写千金方时亦不得见完本,至写千金翼方似乎仍不得见完备传本。而到了宋朝,这个伤寒杂病论更是在一堆古旧残简被重新发掘,变成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即便如此伤寒杂病论也并没有真正的大面积的传播实践。这也不可不说,实事求是的文风有时候并不利于传播,反而是精于譬喻的美文却流传广泛。但是,很难说那一种文章更好,所要说的是,在伤寒杂病论中大量的方言俚语应该是不少的,但是时代变迁这种夹杂着方言俚语的文风不再是简朴,而是为后世的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后世注解伤寒论的人喜欢用文学化的注释,但是往往与事实越来越远,因为中国的文学譬喻往往由其一定之意义,只要你完整掌握了这套系统,你就可以破解出来那些韵文的真实意义。而对于伤寒杂病论这种非韵文的并且夹杂着方言俚语的古代文章,我们原有的那套韵文譬喻系统在解读它的时候反而不灵了,甚至会产生误导。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文化在秦朝已经完成了书同文,而在汉朝就完成了文韵密码的整理,所以也可以说伤寒杂病论的文章可以称之为那个时代的另类和非主流。而周易参同契就是在汉代文韵密码下编写的生命学的著作,是汉代主流文化的典型代表。所以说,如果从这个基本的关于张仲景的信息出发,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今天被我们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在当时绝对是个非主流,这从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即可明显感受到其非主流的身份特点,另外当时著作这本书是为了在普通人当中流传,为了解救百姓的疾苦而著。换句话说,周易参同契走的是高端理想追求路线,伤寒杂病论走的是低端实际需求路线,但是高端并不代表读者就大智慧、低端也不代表读者就是真愚钝。但是,伤寒杂病论是为了当时百姓的实用,现在看来却是“一时之用”,因为没有融入中华文化统一的进程中来,只有融入统一的文化进程中来,虽然在当时看来没有现实意义但是却可以在整个中华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也意味着在传承过程中更多的误读、误解与误用。其实,很多人不愿意去读《黄帝内经》,认为黄帝内经中很多术语读不懂,真的读不懂吗?而是我们根本没有掌握汉代的文韵密码而已。事实上,我个人认为伤寒杂病论还是古典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手册,但是张仲景自己本身具备解读古典理论中的文韵密码的能力,但是其在当时已经从一个世家大族变成了寒门小户,十分了解百姓疾苦,从当时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以口语化间夹方言俚语著作此书。事实上,张仲景非其韵不高,实则其已经失去世家大族身份,虽于医道精思甚深,但是其人生态度却因为切近底层百姓而变得实事求是,这与东汉的读书人之中已经盛行的玄学奇术完全相悖。

-------------------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按照“方以类聚”开辟了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真正渠道,也就避开以象王叔文开辟的以文韵密码的方式研究伤寒杂病论的误区,可惜的是到了宋代文风兴盛,又把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引回到错误的路线。所以历史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一本好端端的临床著作就被抬高成了一部经典理论著作,但是在清代出现中医复古的气象,出现了徐灵胎、黄元御等真正懂得经方的名医,可惜的是清代以考据为主流,文人喜欢在故旧之文物中求的片面之依据,最后可以知道就是文化凋零。我们可以把伤寒杂病论放回古典理论进行重读,这也是中医学复兴的必然需要,因为理论与实践必须统一,只有统一起来我们的中医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也才能不断的重新发现新知新用。

-------------------
说的太好了
那个时代张仲景也许真的被看做异类
伤寒论条文,方言很明显的
[ 此帖被兰洪喜1在2010-11-02 17:16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wsj/]

-------------------


好文!

-------------------
认同楼主的观点,伤寒杂病论是一本临床手册,不过它是一本有理论内涵的手册。对於伤寒论的序是不是仲景所写,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
很认同楼主的分析和说法,赞一个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医圣的张仲景在当时非主流,也反映出他推崇临床实践的医学家,用实事求是的临床作风来描述病情,不矫揉造作,以辞害意,加上当时未有印刷术,以最精简的语言来描述病情和治疗方案,也是很符合他的身份

-------------------
有道理。

-------------------
言简意赅,不需要太多优美的措词,就像我们写文章,拖拖塌塌一大篇,总结几来实际只有几句话,甚至有时还找不到中心,废话连篇,卖弄文风,

-------------------
对啊,文风质朴很好啊
[ 此帖被梁浩在2010-11-11 06:53重新编辑 www.med126.com/zhuyuan/]

-------------------
好文,角度新鲜,细想是很符合实际的。从这个角度去读伤寒论可能更容易离解。

-------------------
好文

-------------------
沉思

-------------------
对我们学习伤寒论很有帮助
相关文章
 经方治女孩早上起床头晕一例(答案已公布)
 益肾养元颗粒的方子各位高手看看
 第七节 硅肺(硅沉着病)
 经脉二十
 紫草透肌散(《保婴撮要》卷十七。)
 肝硬化指甲与望诊 请各位先生指点 修改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