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仲景原文:绞尽脑汁话黄疸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先来看黄河医话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瘀黄治验。赵某,病已半年,久黄不退而来就诊。据称病初经西医院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疑为胰头癌引起的,经剖腹探查,未发现肿瘤。近日精神萎靡,体重减轻,全身黄疸色暗,倦怠乏力,胃呆纳少,溺黄便溏,肝肿大平脐,质硬而触痛,脾亦肿大,舌绛,苔黄白兼见,脉弦。服西药及中药茵陈蒿汤、茵陈乃属湿热发黄,由于湿热滞留日久,侵及血分而致血瘀,若清湿热,血分瘀滞不化,则黄疸不愈;只化瘀滞,肝胆湿热不除,则黄疸亦不能除。治疗应化瘀滞,清湿热,两相兼顾。予丹栀逍遥散三七、茵陈治之,方用三七6克(冲),云苓10克,茵陈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术10 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药2月,黄疸消退,肝脾肿大恢复正常,病愈恢复工作。
这个病人用了活血化瘀的方法后,见效了。
下面再看。金匮黄疸篇  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伤寒论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医圣早已明言,黄疸的病因有瘀有热。那么我们治黄疸自然要用活血化瘀的方药了

-------------------
本例脾虚比较明显,茵陈蒿汤大黄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也有通腑泻下的作用,对脾虚明显之证不合适,故无效。后来的丹栀逍遥散加味中其实就合用了茵陈蒿汤去大黄,之所以去大黄,是因为对脾虚明显之证不合适,并用白术、茯苓补脾,另外活血的作用加强了,且符合肝脾不和的病机。
我这样说不知对不对,请楼主和大家指正。

-------------------
黄疸色暗

-------------------
精神萎靡,体重减轻,全身黄疸色暗,倦怠乏力,胃呆纳少,溺黄便溏諸症提示此為寒濕發黃,可從茵陳朮附湯或茵陳理中湯來思考,當然尚需結合脈象來看

另外瘀熱在裏提示濕熱疫毒留於血分而造成瘀,關幼波教授治肝的體會便是:治黃先治血,血行黃易卻
唐容川亦云:便見黃皆發於血分,凡氣分之熱不得稱瘀
所以臨床上是可依脈證選加化瘀藥

-------------------
黄疸有少阴黄,阳明黄,太阳黄,太阴黄,少阳黄!
茵陈确实是退黄专科药
但是前提是正确的引经
阳明黄茵陈蒿汤(大黄本身活血化瘀)这是有中成药注射液的
但是太阳黄麻黄连翘赤小豆(赤小豆乃血分药)汤
少阳黄栀子柏皮汤
阴黄茵陈术附汤(真武汤变方罢了,白术也有活血化瘀功能)
这方面因为基本没人找我看过;不敢妄谈经验
但是从一些实例看
用对了引经药
退黄不在一周内见显效
那就是失败了
比如医学生陆道周见过的真实案例

再有病患黄疸,住院经久,屡治乏效,中医消化科名医马XX诊治(上海名医黄文东之学生,与学不称,作孽先师),处方疏肝利胆,三月而无寸功,后转肝科,如何诊治不详,后转外科,吾又遇之,外科名中医朱XX诊治,又处疏肝利胆方,无效当是理所当然,后手术插管,胆汁引流,黄疸仍无寸减。吾言其证之大概,全身黄疸,其色晦暗不明,四逆,时有低热流连,神驰体倦,食欲不振,舌淡胎白,脉沉微。后全院会诊,有苏医师以阴黄论治,处茵陈术附汤,一剂黄退。各位看官,莫作感慨,苏医师医术并非高明,此皆一般学者当识之证,一非疑二非难。而马朱二医皆是当下沪上名医,而学识浅陋,如此一剂可廖之证,论治半载,不知混迹医林四五十载,功用何处?师承皆是名师,不知如何向学?

还有刘渡舟老所说少阳黄栀子柏皮汤一剂知;也是很著名的例子

从这些实例看;经络是客观存在的
经方医学我建议改全称为经络方证医学
就像现代物理学的场论
当然我以为不能够和针灸的经络简单的划等号

此案我会这样处方:少阳太阴夹淤血
栀子黄柏丹参泽兰(关幼波配伍经验)当归(化瘀必须补血)白术沙参甘草茵陈
取栀子柏皮汤+理中+专科药
但是要回避峻烈之药
相关文章
 御生堂?谁听说过?
 赚钱为什么?
 感冒药吃出眼中風
 大提毒丹(《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玉石上部
 【一针灵】腹 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