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学科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考试科目 |
温病学 |
一、温热类温病 |
(一)主要温热类温病的传变规律 |
1.风温病的传变规律 |
1 |
2.春温病的传变规律 |
1 | |||
3.暑温病的传变规律 |
1 | |||
(二)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
1.卫分证治(银翘散、桑菊饮) |
1 | ||
2.气分证治(宣白承气汤、清燥救肺汤) |
1 | |||
3.营分证治(清营汤) |
1 | |||
4.热陷心包证治(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 |
1 | |||
5.热盛动风证治(羚角钩藤汤) |
1 | |||
6.血分证治(犀角地黄汤) |
1 | |||
7.真阴耗竭证治(加减复脉汤) |
1 | |||
8.虚风内动证治(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
1 | |||
9.后期正虚邪恋证治(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 |
1 | |||
二、湿热类温病 |
(一)主要湿热类温病的传变规律 |
1.湿温病的传变规律 |
1 | |
2.伏暑病的传变规律 |
1 | |||
(二)湿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
1.湿温病初发证治(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
1 | ||
2.湿困中焦证治(雷氏芳香化浊法、三仁汤) |
1 | |||
3.湿阻膜原证治(雷氏宣透膜原法) |
1 | |||
4.湿热中阻证治(王氏连朴饮) |
1 | |||
5.湿热蕴毒证治(甘露消毒丹) |
1 | |||
6.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治(菖蒲郁金汤、苏合香丸、至宝丹) |
1 | |||
7.暑湿郁阻少阳证治(蒿芩清胆汤) |
1 | |||
8.暑湿弥漫三焦证治(三石汤) |
1 | |||
9.余湿留恋证治(薛氏五叶芦根汤) |
1 | |||
三、温毒类温病 |
温毒类温病 |
1.大头瘟毒盛肺胃证治(普济消毒饮) |
1 | |
2.烂喉痧毒燔气营(血)证治(凉营清气汤) |
1 | |||
中药学 |
一、药性理论 |
(一)四气 |
1.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1 |
2.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1 | |||
(二)五味 |
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
1 | ||
(三)升降浮沉 |
1.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
1 | ||
2.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
1 | |||
3.升浮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1 | |||
中药学 |
一、药性理论 |
(四)归经 |
1.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
1 |
2.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1 | |||
(五)毒性 |
1.毒性的含义 |
1 | ||
2.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
1 | |||
3.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
1 | |||
4.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
1 | |||
二、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
(一)中药的配伍 |
1.配伍的意义 |
1 | |
2.配伍的内容 |
1 | |||
(二)中药的用药禁忌 |
1.配伍禁忌 |
1 | ||
2.妊娠用药禁忌 |
1 | |||
3.证候用药禁忌 |
1 | |||
4.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
1 | |||
三、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
(一)剂量 |
确定剂量的因素 |
1 | |
(二)用法 |
1.特殊煎法 |
1 | ||
2.服药法 |
1 | |||
四、解表药 |
(一)概述 |
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解表药的功效 |
1 | |||
3.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 |||
5.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 |
1 | |||
6.各类解表药的功效 |
1 | |||
7.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 |
1 | |||
(二)发散风寒药 |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三)发散风热药 |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五、清热药 |
(一)概述 |
1.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清热药的功效 |
1 | |||
3.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 |||
5.各类清热药的性能特点 |
1 | |||
中药学 |
五、清热药 |
(一)概述 |
6.各类清热药的功效 |
1 |
7.各类清热药的适应范围 |
1 | |||
(二)清热泻火药 |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三)清热燥湿药 |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四)清热解毒药 |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
1 | ||
(五)清热凉血药 |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六)清虚热药 |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六、泻下药 |
(一)概述 |
1.泻下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泻下药的功效 |
1 | |||
3.泻下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 |||
5.各类泻下药的性能特点 |
1 | |||
6.各类泻下药的功效 |
1 | |||
7.各类泻下药的适应范围 |
1 | |||
(二)攻下药 |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三)润下药 |
火麻仁、郁李仁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四)峻下逐水药 |
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七、祛风湿药 |
(一)概述 |
1.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祛风湿药的功效 |
1 | |||
3.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 |||
中药学 |
七、祛风湿药 |
(一)概述 |
5.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 |
1 |
6.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 |
1 | |||
7.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 |
1 | |||
(二)祛风寒湿药 |
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海风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三)祛风湿热药 |
秦艽、防己、豨莶草、雷公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四)祛风湿强筋骨药 |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八、化湿药 |
(一)概述 |
1.化湿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化湿药的功效 |
1 | |||
3.化湿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 |||
(二)具体药物 |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九、利水渗湿药 |
(一)概述 |
1.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
1 | |||
3.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 |||
5.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
1 | |||
6.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
1 | |||
7.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
1 | |||
(二)利水消肿药 |
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香加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三)利尿通淋药 |
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四)利湿退黄药 |
茵陈、金钱草、虎杖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
1 | ||
十、温里药 |
(一)概述 |
1.温里药的性能特点 |
1 | |
2.温里药的功效 |
1 | |||
3.温里药的适应范围 |
1 | |||
4.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