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包括(BCD)
A、综合性智力
B、分析性智力
C、 创造性智力
D、实践性智力
E、理论性智力
【解析】成功智力的界定:成功—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成功智力—用以达成人生之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概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2.下列哪些智力类型,不是加德纳多元智力的内容(DE)
A、言语智力
B、人际智力
C、 空间智力
D、想象智力
E、情绪智力
【解析】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1.言语-语言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 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智力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种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智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
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3.认知差异导致了教育者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变化(BCD)
A、教学观念
B、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方式
D、教学手段
E、教学过程
【解析】教学组织形式:从认知差异出发,可以将能力和知识水平接近的学生组成教学班,而非传统教学中划一的按年龄分组做法。在我国,有些学校流 行的快慢班,实质上是一种同质分组。其优点是在一个班里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认知差距,能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便于在统一的进度和方法下进行教学,但这 种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分组标准,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而使程度好的学生骄傲自满,程度低的学生自尊心受损,不利于学生的 健康发展。
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如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就是其中一种。
教学手段:程序化教学是一种体现了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它一开始让学生用已习得的反应来回答问题,然后以非常小的步骤引入新的信息,并随即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而学生也不大可能答错这些问题。
4.认知方式对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CD)
A、对认知通道的选择
B、对学习环境的选择
C、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
D、对学科内容的偏好
E、对教学方法的偏好
【解析】首先,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认知通道的选择,如有的学生主要利用视觉,有的学生主要利用听觉;其次,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选择, 如有的学生习惯于安静环境,有的学生则喜欢有背景声音的环境;再次,认知方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如沉思型学生比较适宜于需要详细分析的学 习材料,而冲动型学生比较适宜于不太需要注意细节或应急的学习任务;最后,认知方式也影响学生对学科选择的偏好,如场独立型学生倾向于选择数学、自然科学 等,而场依存型学生倾向于选择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
5.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从家庭教育角度讲有(ABCDE)
A、明确规则
B、表达期望
C、 提供素材
D、亲子活动
E、适当奖惩
【解析】对学生创造力培养还需要创造合适的家庭教育氛围。有研究者总结了四种促进创造力发展的独特家庭教育方式;对规定和限制作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适时地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并恰当地运用奖惩手段;在家庭种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家长与孩子一起从事学业方面的活动。
6.态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BC)
A、价值表现
B、条件
C、 过滤
D、分析
E、评价
【解析】首先,态度具有价值表现功能,即个体心理所持有的价值观,往往可能通过态度表现出来;其次,态度具有条件功能,即态度积极与否,会影响 个体的行为操作,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最后,态度具有过滤功能,即人们总是接受与个体态度一致的信息,拒绝与个体态度不一致的信息。
7.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要素,具体为(ABDE)
A、注意
B、保持信息或印象
C、 体验情绪
D、产生行为
E、重复行为
【解析】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四部分:首先,观察者集中注意力观察被示范的行为或活动;其次,观察者以表象或言语等符号表征形式储存 所观察到的行为;然后,观察者模仿所观察的行为,将符号表征转化成外显活动;最后,观察者因模仿而受到强化,从而影响后继行为产生的动机.
8.态度与品德的不同主要表现在(AD)
A、涉及范围
B、涉及时间
C、 价值外化程度
D、价值内化程度
【解析】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品德: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9.态度的改变主要经历以下阶段(ACE)
A、顺从
B、服从
C、 认同
D、评估
E、内化
【解析】第一阶段,顺从。顺从是表面上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 的态度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以得到奖励,不顺从将受到惩罚,所以这时的态度是由外在压力造成的。如果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认为他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来改变态度,比顺从深入一层。认同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是主动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因而他们不但在行为上与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感情上也与他人一致。
第三阶段,内化。内化是指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而与他人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 会感到内疚和不愉快。这时,新的态度成了自己个性的一部分,稳定的态度就形成了。
10.人的认知失调产生原因,主要来自(ABCD)
A、逻辑上不一致
B、与社会风气不一致
C、 一贯行为与特殊行为的不一致
D、新旧观念的不一致
【解析】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 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对 费斯汀格来说,认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认知不协调或失调。关于认知失调的定义,费斯汀格认为,假如两个认知要素是相关的且是相互独立的,我们可由一个要素导 出另一个要素的反面,那么,这两个认知要素就是失调关系。认知失调的方式有两种,最简单的方式是逻辑上的不一致。如果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那么如果见到 某只乌鸦是白色的,则个体的认识就会产生不一致,失调就会随之产生。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或者同一个体的两种行为不一致最容易导致失调,一个人在态度 上可能反对战争,这样“我反对战争”和“我参加战争”就是两种矛盾的认知,个体也就必然产生认知失调。这种范例同样可应用于两种不一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