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2、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还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3、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1、 根据思维的形态,分为①动作思维(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②形象思维③抽象思维(逻辑思维)。
2、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分为
①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也叫求同思维。
②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也叫求异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2、 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说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外延越窄。
3、 概念的掌握(概念形成)——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4、 人工概念——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距离。
5、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探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问题空间——就是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包括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
6、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迁移——指的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有正迁移(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和负迁移(会骑自行车影响学骑三轮车)。
(2)原型启发的作用。原型启发——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如蒸汽机的发明,鲁班的锯子。
(3)定势的作用。定势——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
6、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策略——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后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2)启发式策略——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1、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里学研究的对象。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
2、 言语包括听说读写。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类
(1)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2)内部言语——不是用来进行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3、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P49
(1) 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该中枢受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连贯流畅,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和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
(2) 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该中枢受损伤表现为能听到声音,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能力。这种言语缺陷叫接受性失语症。
(3) 视觉性言语中枢。受损伤表现为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叫失读症。
(4) 书写性言语中枢。受损伤表现为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叫失写症。
第五单元 想像
1、 想像——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像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但想像又具有创造性。表象属于记忆的范畴;想像属于思维的范畴。
2、 想像的种类
(1) 无意想像——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像。如:梦和幻觉。
(2) 有意想像——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像。分为
① 创造想像(画家构思图画)
② 再造想像(根据作家的描述在头脑里想像出来的人物)
③ 幻想(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