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试大纲
中药学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用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
2.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等内容及应用。
3.中药的功效的认定、表述与分类;主治病证的表述。
4.中药配伍理论的内容。
5.常用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基本要求(包括性能特点、功效、适用范围、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6.18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主治病证及重要配伍的意义)、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与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以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7.124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与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8.96种较常用中药的药性(包括有毒与无毒)、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9.60组常用基本配伍的意义。
10.72种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总论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
一、历代本草代表作 | (一)宋及其以前 | 1.神农本草经 2.本草经集注 3.新修本草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1)作者 (2)成书年代 (3)学术价值 | |
(二)明清以后 | 1.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拾遗 3.中华本草 |
(1)作者 (2)成书年代 (3)学术价值 | ||
二、中药的性能 | (一)性能 | 1.主要内容 | (1)药性理论的内容 (2)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 | |
(二)四气 | 1.确定依据 | (1)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 (2)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 ||
2.所示效用 | (1)寒凉性所示的效用 (2)温热性所示的效用 | |||
二、中药的性能 |
(二)四气 | 3.指导意义 |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
(三)五味 | 1.确定依据 | (1)确定五味的主要依据 (2)五味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 ||
2.所示效用与临床应用 | 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涩味、淡昧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 |||
3.气味配合 | (1)气味配合的原则与规律 (2)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 |||
(四)升降浮沉 | 1.确定依据 | (1)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2)升降浮沉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 ||
2.所示效用 | (1)升浮性所示效用 (2)沉降性所示效用 | |||
3.临床应用 | (1)顺其病位用药 (2)逆其病势用药 (3)据气机运行特点用药 | |||
4.影响因素 | 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 | |||
(五)归经 | 1.基础与依据 | (1)归经的理论基础 (2)归经的确定依据 | ||
2.表述方法 | 归经的表述方法 | |||
3.指导意义 | 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 |||
(六)有毒与无毒 | 1.特性 | “毒”的特性 | ||
2.确定依据 | 确定中药有毒无毒的依据 | |||
3.影响因素 | 影响中药有毒与无毒的主要因素 | |||
4.不良反应的原因 |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 |||
5.使用注意 | 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 | |||
三、中药功效与主治 | (一)功效 | 1.功效的认定 | 功效的认定 | |
2.功效的表述 | 表述功效的方法 | |||
3.功效的分类 | 功效的分类方法 | |||
(二)主治病证 | 主治病证的表述 | 主治病证的表述方法 | ||
(三)相互关系 | 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 证的相互关系 |
(1)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 (2)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关系 | ||
四、中药的应用 | 中药配伍 | 1.目的 | 配伍的目的 | |
2.内容 | (1)七情配伍的内容与应用原则 (2)君臣佐使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