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业
各省动态
 医学全在线 > 执业药师 > 执业中药师 > 专业知识一 > 中药学 > 正文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考试复习讲义:第三章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7/1/13 字体:

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章节知识整理(4)

第三章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大纲要求:

  1、 掌握功效的认定、表述及分类

  2、 掌握主治病证的表述

  3、 掌握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的相互关系

  中药的功效和主治病证,即是组方遣药的依据和防治疾病的基础,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功效

  一、含义

  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用、效能、效用。

  高级功效: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段,对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其表述用语,成熟简练、简明扼要。

  初级功效: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直接观察手段,对药物防治、诊断疾病及改善机体某种状况的客观记载。其表述用语,原始直白,虽也简明,但不精炼。

  二、认定

  中医对中药功效的认识、概括和确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及归纳分析的方法反推而得。对于初级功效的认定相对简单容易,而高级功效则相对困难复杂医学全.在.线.提供. www.med126.com

  最初,人们只能认识到某药防治某种疾病或调理机体的某种作用-单验方;它所表示的药物的主治病证,是对药物治疗作用的最早认识,后来人们把它的治疗作用记于本草中,成为了它的初级功效。随着中医药理论的不断发展,通过临床反复实践与验证,人们对其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了解越来越多,最后,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段,将初级功效上升为高级功效。

  今天,对功效的确定,经过两个大的阶段:首先收集资料,了解古今中外中医药著作,特别是本草著作,对其性能特点、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有关论述;其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分析资料,参考当代临床经验和研究结果,应用文献考证、系统归纳、逻辑推理等手法,通过去伪存真,反复推敲,最后提炼出能准确反应其治疗作用的功效。

  三、表述

  中药功效用语大多采用动宾短语结构构成的词组。其中,初级功效,常常与病证或症状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疾病名称构成。如:“截疟”、“治瘘”,“主寒热、头风”,“延年”等。

  高级功效,常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病邪(风、寒、暑、湿、燥、火)、脏器(心、肺、脾、肾、肝、胃、小肠、胆、皮肤等)、生理功能或分泌排泄物(阴、阳、气、血、津、液、精、尿、便)及病理产物(痰浊、瘀血、疼痛、结石)等名词构成的词组。如:清热、燥湿、散风寒、平肝、补肝、通便、化瘀、泻火等)。

  二字词组表述单一型功效,如:祛风、清热;三字表述单一或复合型功效:如:清肺热,补脾气,疏肝气,散风寒、清湿热。四字词组表述复合型:如:发汗解表、发表理气,少数表述单一型,如:补益肺气,发散表邪等。五字以上多表述复合型功效,如:祛风寒湿邪、滋补肝肾之阴等。个别如:清泻大肠之火等为单一功效的表述。

  四、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八纲辨证相对应。如对应表里辨证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对应寒热的有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对应虚实的有补虚、泻实等,对应阴阳辨证有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与病因辨证的六yin与疫疠、七情、饮食劳伤、外伤对应。如: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等;对应七情的有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等;对应饮食劳伤的有:消食、消积、补虚、强身等;对应外伤的有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等,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补气、行气、降气、敛气,养血、活血、止血、和,生津、化痰、利水等。

  (4)针对脏腑辨证:如:养心、清心、通心脉;宣肺、清肺、润肺;通肠、滑肠、涩肠;补脾、健脾、温脾、运脾;温胃、健胃、养胃、开胃;疏肝、清肝、养肝、息肝风;利胆、清胆;温肾、补肾、益肾、滋肾阴、助肾阳;清利膀胱湿热、散膀胱冷气等;通利三焦、健脑、暖宫等。也有补肺脾、补肝肾、补脾肾之阳等对应不止一脏一腑的表述。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等。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清气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散血解毒等。

  (7)针对三焦辨证: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扶正的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然而,它们往往相互关联,划分是相对的。如:活血化瘀,即指改善血行不畅、血脉瘀滞的病理状态,又指消除瘀血的病理产物。

  (2)对症功效: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截疟、蚀、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排脓、驱杀绦虫等。

  (4)对现代病证功效: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点辅导《答疑周刊》07第1
 2012年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题(
 2012年执业西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及
 2012年执业药师药物分析:诺氟沙星的药物分
 2015年银川市执业药师合格证书发放时间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点辅导《答疑周刊》06第8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全站搜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