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腹 部
腹部主要由腹壁、腹腔和腹腔内脏器组成。腹部范围上起膈,下至骨盆,腹部上以两侧肋弓下缘和胸骨剑突与胸部为界,下至两侧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前面和侧面由腹壁组成,后面为脊柱和腰肌。腹部检查应用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四种方法,尤以触诊最为重要。
(一)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为了正确描写体征的部位和范围,常借助于腹部的天然体表标志人为地画线将腹部划分为几个区。
1.腹部体表标志 常用腹部体表标志如下:
1)肋弓下缘 由第8~10肋软骨连接形成的肋弓,肋弓下缘是腹部体表的上界。
2)胸骨剑突 是腹部体表的上界。
3)腹上角 两侧肋弓的交角。
4)脐 位于腹部中心,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5)骼前上棘 是骼嵴前方突出点,是腹部九区法的标志和骨髓穿刺的部位。
6)腹直肌外缘 相当于锁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7)腹中线(腹白线) 为胸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
8)腹股沟韧带 是腹部体表的下界。
9)耻骨联合 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共同组成腹部体表下界。
10)肋脊角 两侧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2.腹部分区 目前常用以下分法:
(1)四区法 通过脐划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
(2)九区法 由两侧肋弓下缘连线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为两条水平线,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为两条垂直线,四线相交将腹部划分为井字形九区。即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脐部)和下腹部(耻骨上部)。
(二)检查方法与内容
1.视诊 进行腹部视诊前,嘱被检查者排空膀胱,取低枕仰卧位,两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充分暴露腹部(从肋弓下缘、剑突至腹股沟韧带和耻骨联合)。室内必须温暖,光线要充足,最好利用自然光线,因为在灯光下常不能辨别皮肤的某些变化,如皮肤黄染等。光源应从头部或侧面射来,这样有利于观察腹部表面隆起、凹陷、蠕动和搏动。检查者应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自上而下进行全面观察,有时检查者需要将视线降低至腹平面,从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腹部细小征象。
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有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和腹壁皮肤等。
1)腹部外形 应注意腹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全腹或局部的膨隆或凹陷。
(1)正常腹部外形 在发育营养良好的青壮年和运动员平卧时,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略为低凹,称为腹部平坦,坐起时脐以下部分稍前凸。
(2)全腹膨隆 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隆凸于肋缘与耻骨联合的平面,称为全腹膨隆。
全腹膨隆时,常需测量腹围,观察膨隆程度和变化。测量方法是让被检查者排尿后,取平卧位,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所测得周长即为腹围,通常以厘米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