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步态 两足行走时,第一阶段从足跟接触地面开始到坶趾离开地面,这段时间称为“触地相”,第二阶段从坶趾离开地面到足跟再接触地面,这段时间称为“跨步相”。两相交替并非一个结束后另一个才开始,在一定时间内,双足同时处于触地相,称为“双足触地相”。步子加快,双足触地相变短;当奔跑时,双足触地相可消失。
正常的跨步距离基本相等。在跨步中骨盆两侧保持相平。
2.非正常步态
(1)抗痛性步态:患足刚落地,即迅速转为健足起步,以减少患肢承重,减轻疼痛。
(2)短肢性步态:患侧下肢短缩超过3cm,骨盆及躯干发生倾斜。患者以患侧足尖着地或屈曲健侧膝关节行走。
医 学 全在线 www.med126.com (3)强直性步态:一侧髋关节在伸直位强直时,患者需转动整个骨盆,使患侧下肢向前迈步。双侧髋关节强直时,除转动骨盆外,患者依靠膝,踝关节迈小步。膝关节在伸直位强直,走路时健侧足跟抬高或患侧骨盆升高,患肢向外绕一弧形前进。
(4)剪刀式步态:见于大脑性痉挛性
瘫痪。步行时两腿前后交叉前进。
(5)摇摆步态:见于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或臀中肌麻痹。患侧负重时,躯干向患侧倾斜。双侧臀中肌麻痹或
髋关节脱位时,躯干交替向左右倾斜,又称鸭步。
(6)臀大肌麻痹步态;患者以手扶持患侧臀部并挺腰,使身体稍向后倾行走。
(7)股四头肌瘫痪步态:患者行走时用手压住患侧大腿前下方,以稳定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