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病理学 > 正文
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菌病,毛霉菌病,放线菌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8/25 字体:

 

  鼻窦的曲菌病可直接蔓延到眼眶和脑及脑膜。脑及脑膜的曲菌病也可由血源播散而来。曲菌易侵犯血管,引起小动脉和静脉坏死性脉管炎。当病人抵抗力低下时,可引起血源播散到心肌、脑、肾、消化道、肝、脾等器官,形成小脓肿和肉芽肿性病变。曲菌性心内膜炎可在心房或心室内膜及瓣膜上形成大的赘生物。消化道曲菌病多发生在小肠、胃、食管和舌,其粘膜表面坏死,形成溃疡。

  四、毛霉菌病

  毛霉菌病(mucormycosis)由毛霉菌引起。与其他真菌病之多呈慢性经过不同,毛霉菌病多表现为急性炎症,发展很快,常引起广泛播散,并常侵袭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和梗死。尤其是脑毛霉菌病可在短期内造成死亡。

  毛霉菌常在霉烂的水果、蔬菜、干草、肥料内大量繁殖。因此土壤、空气内常有大量毛霉菌。毛霉菌孢子在空气中飞扬可通过呼吸进入鼻窦和肺(图18-34)。有时并可随食物进入消化道。但毛霉菌极少在健康人中引起疾病,毛霉菌病几乎全为继发。

图18-34 肺毛霉菌病

  病理变化

  毛霉菌病的病变主要为急性化脓性炎症。毛霉菌侵袭性很强,很快向邻近组织扩散,并且常侵犯血管,引起血栓形成和血道播散。毛霉菌侵犯血管比曲菌严重,造成血管阻塞和梗死者也较多。因此,组织的严重坏死、化脓可能是毛霉菌直接作用和霉菌栓子阻塞血管所共同造成的后果。有时病变可较为慢性,可见多数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其间并有多量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病变部分包括坏死区、血管壁、血管腔和血栓内都有大量毛霉菌菌丝。毛霉菌菌丝粗大,壁厚,直径约5~60μm,大多数直径在10~15μm之间。不分隔,有时可形成皱褶,易误认为分隔。分支较少而不规则,常呈钝角或直角分支(图18-35)。在组织内一般无孢子,菌丝在HE染色切片中容易被苏木素着色,因此明显可见。PAS反应效果反而不好。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胞胞浆内也可见吞噬的菌丝。

图18-35 毛霉菌病

毛霉菌菌丝粗大,无隔,分支少而不规则

  头面部毛霉菌病最常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时。病原体由鼻粘膜侵入,在鼻粘膜上形成黑色坏死灶,然后向周围扩散,可蔓延到硬腭引起粘膜溃疡,并可蔓延到同侧眼眶,累及眼球、眶内软组织、血管和神经。毛霉菌侵入眼动脉引起血栓形成可造成颊部、眼眶内容物和眼睑梗死以及局部皮肤坏疽。病原体可通过眼眶蔓延到颅腔,引起颈内动脉或海绵窦血栓、毛霉菌性脑膜炎和脑坏死。头面部毛霉病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故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当病人出现糖尿病酸中毒、单侧眼眶周围感染和脑膜脑炎三联症时要特别注意。此时可做鼻粘膜刮片培养或取粘膜做活检,检查毛霉菌。病原体侵入支气管粘膜,穿过支气管壁,侵犯肺门部组织、肺动脉和肺静脉,可引起肺动脉血栓形成和肺梗死。毛霉菌孢子随食物进入消化道,侵犯粘膜和血管可引起食管、胃和小肠坏疽、溃疡形成或穿孔。有时病变蔓延到肝、横膈或肠系膜。病原体由头颅部或肺部病灶侵入血流可引起全身播散,在多数器官形成急性炎症和栓塞性病变。

  五、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主要是以色列氏放线菌(actinomyces israeli)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根据现代的生物学分类,放线菌不属于真菌而属于一种厌氧细菌。由于它所引起的病变与霉菌病相似,以及按照过去的习惯,通常仍将放线菌病与真菌病一起叙述。放线菌有细胞壁,其化学成分与细菌相似,没有核膜。菌体呈细丝状,与真菌相似,菌丝的粗细与普通杆菌相似,一般直径不超过1μm。菌丝分支,可断裂为杆状。放线菌的种类很多。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源中都有放线菌存在。少数菌株对人类有致病性,其中最主要的为以色列氏放线菌。以色列氏放线菌是人口腔正常菌群中的腐物寄生菌,在拨牙、外伤或其它原因引起口腔粘膜损伤时,放线菌可由伤口侵入。也可通过吞咽或吸入带菌物质进入胃肠或肺。因此放线菌病主要发生于颈面部和胸腹器官。

  病理变化

  放线菌病和病变为慢性化脓性炎症。局部组织水肿,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其间逐渐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坏死区,形成多数小脓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脓肿大小不等,常相互融合,并向邻近组织蔓延,形成许多窦道和瘘管。脓肿壁和窦道周围肉芽组织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有时并有少数多核巨细胞,部分可见大量吞噬脂类的巨噬细胞,因此肉眼观常带黄色。放线菌在脓肿壁、窦道壁和脓腔内繁殖,形成菌落。有时肉眼可见脓液内有细小的黄色颗粒,直径约1~2mm,称为“硫黄颗粒”。取硫黄颗粒直接压片或在组织切片中可见颗粒由分支的菌丝交织而成。在HE染色的组织切片中,颗粒中央部分染蓝紫色,周围部分菌丝排列成放线状,菌丝末端常有胶样物质组成的鞘包围而膨大呈棒状,染伊红色,所以称为放线菌(图18-36)。

图18-36 放线菌病

病灶中的“硫黄颗粒”,周围部分菌丝排列成放线状。菌丝末端膨大呈棒状

  有时组织切片中菌丝不明显,可作革兰染色,放线菌菌丝体为革兰阳性,胶样鞘为革兰阴性,据此可确诊为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常同时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病变常迁延不愈。一处病变纤维化,附近可出现新的病灶,再形成脓肿。日久后可引起大量组织破坏和瘢痕形成。颈面部放线菌病最多见,约占放线菌病总数的一半。病原菌常在口腔粘膜损伤(如拨芽等)时侵入。病变多发生在颌骨附近。早期,牙龈及邻近软组织肿胀、质硬、表面皮肤暗红色,以后液化形成脓肿。病变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多数脓肿,彼此沟通形成窦道,并常穿破皮肤形成瘘管。病变并可侵犯颌骨引起骨膜炎和骨髓炎,严重者可进一步扩展到颅骨、脑膜及脑。

  腹内放线菌病多发生于阑尾和结肠,在粘膜下层形成小脓肿。病变常穿透肠壁引起局限性腹膜炎,并可侵入邻近肠袢、腹膜后组织和腹壁,形成排脓的窦道。有时并可通过淋巴管或血道、或直接蔓延到肝引起多发性肝脓肿,进一步可引起膈下脓肿,最后可破入胸腔引起胸腔内感染。感染也可沿腰肌蔓延到肾周围组织和腰椎,并可引起腰肌脓肿。医学在线www.med126.com

  胸内放线菌病因吸入放线菌引起,或由腹部放线菌病蔓延而来,常形成肺脓肿,逐渐扩散可形成肺胸膜瘘或脓胸。进一步可侵犯胸壁及肋骨,引起胸壁瘘管。有时可蔓延到心包引起化脓性心包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十一节 心肌病
病理学绪论
带病理模型性状的突变株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病理生理
第一节 结核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