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人体寄生虫学 > 正文
微小膜壳绦虫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2/3 字体:

 

  成虫除寄生于鼠和人体外,还可实验感染其它啮齿动物如旱獭、松鼠等;另外,曾有报告在犬粪便中发现过微小膜壳绦虫卵(图15-12)。

图15-12 微小膜壳绦虫生活史

  致病

  该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成虫头节小钩和体表微毛对宿主肠壁的机械损伤,以及虫体的毒性分泌物所致。在虫体附着部位,肠粘膜发生坏死,有的可形成深达肌层的溃疡,并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人体感染数量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胃肠和神经浸润。人体感染数量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感染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胃肠和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烦躁和失眠、甚至惊厥等。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瘙痒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但也有个别患者感染很重却无任何临床表现。除寄生于肠道外,微小膜壳绦虫还可侵犯其它组织,曾报告在一妇女胸部的肿块中检获成虫。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实验证明,鼠类感染微小膜壳绦虫后,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再感染的免疫力,主要表现为鼠体内成虫产卵量减少,产卵期缩短,并促使成虫较早地从鼠体排出,从而减低了再感染的程度。人体感染这种绦虫后,可出现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粘度增加。同时也产生特异的IgM和IgG等。研究证明这些免疫球蛋白能损伤和破坏新入侵的六钩蚴;同时,体内致敏的T细胞对虫体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宿主的免疫状态对该虫的感染和发育过程影响很大。近年来已发现,由于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造成的免疫抑制,可引起内脏中似囊尾蚴的异常增生和播散;而大多数重度感染者又都曾有过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史,所以,在临床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前应先驱除该虫。

  诊断

  在于从患者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孕节。采用水洗沉淀法或浮聚浓集法均可增加检出虫卵的机会。

  流行

  微小膜壳绦虫呈世界性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较多见。国内各地的感染率一般低于1%,唯新疆的乌鲁木齐、伊宁和喀什三市稍高,为8.78%、11.38%和6.14%。各年龄都有受感染记录;但以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较高。

  由于微小膜壳绦虫生活史可以不需中间宿主,由虫卵直接感染人体,该虫的流行 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虫卵自孕节散出后便具有感染性,在粪尿中并能存活较长时间,对如在抽水马桶内可存活8.5小时,在尿壶中可活7.5小时;但虫卵对外界的干燥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不久即丧失感染性。所以,虫卵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粪便或通过厕所、便盆的污染再经手到口而进入人体,特别在儿童聚集的场所更易互相传播。偶然误食到带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昆虫是流行的另一原因。另外,由于自体重复感染造成顽固性寄生,也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鼠体微小膜壳绦虫与人体的微小膜壳绦虫在形态上极为相似,但不易相互传染。以往学者认为二者是不同的亚种或不同的生理系。但实验证实在改变宿主的情况下,人类和鼠类的微小膜壳绦虫可以改变其生理原型,相互转变。因此,鼠类在本病的流行上起着一定的贮存和传播病原体的作用。

  防治原则

  彻底治疗患者,以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环境卫生、消灭鼠类;注意营养、提高个体抵抗力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驱虫治疗可用吡喹酮15~25mg一次顿服,治愈率达90%~98%;亦可使用丙硫咪唑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24-12 微小病变(类脂性肾病;Nil病)
缩小膜壳绦虫
微小病变性肾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