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
头痛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般描述:  
头痛为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症状。风寒湿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
气不利,气血逆乱,或因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除脑系疾
病、头颅损伤及眼、口鼻等头部病变外,许多全身性疾病也都可以导致头痛。头痛作为主症
还可以是独立的病种,如偏头痛、面风痛、厥头痛等。
临床若对导致头痛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头痛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辩证论治。
发病原因:  
头痛病因复杂,有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之别。外感头痛,因六yin、疫毒之邪外感,上犯巅顶
,阻滞清阳,气血逆乱,清窍蒙蔽,每致头痛,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分。内伤头痛,与肝
、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于肝者,情志内伤,肝气不舒,郁而化火,上扰清空;火盛伤阴
,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肝失濡养,导致肝肾阴亏于下,肝阳亢扰于上而致头痛。因于脾者
,,劳倦过度,或病后体虚,脾胃虚弱,化生不足,营血亏少,不能上荣于脑;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脾失健动,痰湿内生,上蒙清窍,阻遏清阳而致头痛。因于肾者,多因先天禀赋
不足,肾精久亏,脑髓空虚而致头痛。此外,外伤跌仆,久病入络,使血行瘀滞,脉络瘀阻
,不通则痛,亦每致头痛。
疾病辨析:  
根据头痛的主要位置以辩病位与病各,如:
★ 前额痛多属阳明经病变,多见于眼、鼻疾病及血劳等。
★ 侧头痛多属少阳经病变,多见于耳病及偏头风[痛]、面风痛等。
★ 后头痛多属太阳经病变,多见于项痹、风眩、脑瘤等。
★ 巅顶痛多属厥阴经病变,多见于神郁(神经症)。
★ 头痛部位固定、持久,可见于脑瘤、颅脑
★ 全头痛或痛位不定者,多见于头脑外伤、神劳、虚眩等。
根据头痛的新久缓急及时间进行辩病思考,如:
★ 新起头痛多属外感,如感冒、时行感冒、春温[瘟]等。
★ 经常头痛多为内伤杂病,如各种虚劳类疾患等。
★ 突起剧痛可见于厥[真]头痛、面风痛、偏头风[痛]、雷头风、出血中风等病。
★ 下午或晚间头痛甚者,常为眼部疾病。清晨或上午痛甚者,常为鼻科疾病。
★ 持续痛且进行性加剧者,常为脑部癌瘤、颅脑痈。
★ 痫病则于发作后常有头痛。
根据伴随症状进行诊断思考,如:
★ 头痛伴恶心、呕吐,并有发热者,可为邪毒及脑,如春温[瘟]、暑温[瘟]、脑痨、
温毒发斑、颅脑痈等;不伴发热者,可为头部外伤及内伤、厥[真]头痛、脑部癌瘤等。
★ 神劳之头痛常伴头晕、失眠健忘
★ 脑痨之头痛常伴盗汗、潮热等症。
★ 面风痛常因风冷等刺激而诱发。
★ 女性头痛间歇发作,与月经有关者,常为偏头风[痛]。妊娠期间出现偏头痛者,称妊
娠偏头痛。
★ 外感温热、温毒所致头痛,常伴高热等症。
★ 老年人头痛伴肢体震颤等症者,常见于脑络痹。
疟疾发作时,见寒战、发热而头痛剧烈。
★ 神郁(神经症)之头痛多与精神情绪密切相关。
应测量体温、血压,作血常规检查,必要时作五官科检查,有条件时作脑电图、脑血流图、
脑脊液检查,头颅及颈椎X线摄片、CT等检查,以助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  
风寒犯头证
证候: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主方:川芎茶调散
用法:
加减:遇寒痛甚,加熟附片、麻黄;巅顶痛,加吴茱萸、生;兼咳嗽、痰稀白,加杏仁
前胡苏叶
风热犯头证
证候:头痛而胀,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痛。
主方:芎芷石膏
用法:
加减:发热、口渴甚,加葛根、生石膏、知母花粉;咳嗽不爽、痰黄质稠,加川贝母、瓜
蒌仁沙参便秘,配服黄连上清丸;兼暑湿者,加香薷、黄连、银花;兼温燥者,加桑叶
、杏仁、梨皮
风湿犯头证
证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
治法:疏风祛湿止痛。
主方:羌活胜湿汤
用法:
加减:伴呕吐,加制半夏竹茹;烦闷、口苦、苔黄腻,加黄芩、黄连、制半夏;腹胀、便
溏,加苍术厚朴枳壳
气血两虚证
证候: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食少腹胀,面色淡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生血。
主方:八珍汤
用法:
加减:气短、气陷,加黄芪升麻;血虚甚,加阿胶鸡血藤、首乌;失眠、健忘,加酸枣
仁、远志益智仁
肾阴虚
证候:头痛,眩晕耳鸣,心烦少寐,目干涩,腰痛酸软,神疲乏力,遗精,舌红,少苔,
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
主方:杞菊地黄
用法:
加减:可去茯苓泽泻;烦热、盗汗,加知母、地骨皮五味子;心悸、失眠,加枣仁
龙骨珍珠母。
肝阳上亢
证候:头胀而痛,眩晕,心烦,急躁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有
力。
治法:平肝潜阳。
主方:天麻钩藤
用法:
加减:腰酸、耳鸣,加何首乌枸杞熟地;头痛欲裂,加山羊角、板、白芍丹皮
肝火犯上证
证候:头痛剧烈,目睛胀痛,面红气粗,烦躁易即,耳鸣如潮,口苦,口渴欲饮,小便短黄
,大便秘结,舌红干,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主方:栀子清肝汤
用法:
加减:面赤、烦躁,加郁金黄柏;大便秘结,加大黄芒硝(冲服)。
寒滞肝脉
证候:头部冷痛,巅顶痛甚,得温则缓,口淡不渴,恶心吐涎沫,四肢不温,舌质暗,苔白
,脉沉紧。
治法:暖肝散寒止痛。
主方:吴茱萸汤
用法: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防风荆芥;四肢不温,加当归肉桂
痰浊犯头证
证候: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纳呆,苔白腻,脉濡滑或弦滑。
治法:祛痰化浊止痛。
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用法:
加减:头痛昏蒙,加藿香柴胡菖蒲;胸闷、痰多,加枳壳、瓜蒌壳;纳呆,加山楂、神
曲。
痰热内扰证
证候:头目胀痛,胸闷,呕吐恶心,咳吐黄痰,口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涤痰。
主方:竹沥达痰丸
用法:
加减:体壮者,宜去人参;口苦、胁胀,加柴胡、丹皮;胸闷、吐黄痰,加枳实、栀子;口
苦,加茵陈
瘀血犯头证
证候: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昼轻夜重,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苔
薄白,脉弦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主方:通窍活血汤
用法:
加减:肾精不足
证候:头痛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脉弱。
治法:补肾填精。
主方:大补元煎
用法:
加减:头部空痛,加紫河车;腰膝酸冷,加附子、肉桂、怀牛膝巴戟天。
其他疗法:  
疼痛剧烈者,可给服止痛药物,如去痛片、安痛定等。
单方验方:
★ 黄芪、川芎,按2:1份量,泡服,治气虚型头痛。
夏枯草10-15g,菊花10g,泡服,治肝阳上亢头痛。
鹅不食草30g,白芷15g,冰片1.5g,研细末,用棉签点药粉,送入鼻腔,治
偏头痛。
贴敷疗法:白附子葱白捣烂,取豆大颗粒贴敷太阳穴,治太阳头痛。
熏蒸疗法:川芎15g,蚕砂30g,僵蚕20-30个,白芷15g,密闭煎至有药味,
然后按痛处大小,在药盖中间开一小孔,进行熏蒸。
针炙疗法:
★ 体针疗法:主穴常有百会、太阳、风府、大椎、攒竹、瞳子髎等,配穴根据头痛部位不
同而循经取穴。
★ 七星针疗法:叩刺常规刺激区,并重叩太阳、印堂及头痛局部出血,或叩太阳加拔火缺
罐。
推拿疗法:外感取头维、风池、大椎、合谷、太阳、肩井;痰郁取膻中、中脘、中府、丰隆
、脾俞、三阴交;气虚取膻中、中脘、气海、胃俞、足三里、三阴交;血虚取头维、神门、
膈俞、肝俞、脾俞、心俞。用推、拿、按、摩、抹、揉、搓手法。
常用止头痛中药:川芎、白芷、蔓荆子、菊花、天麻、细辛藁本等,可在辨病、辩证基础
上选用。
常用中成药:川芎茶调散正天丸、太极通天口服液、步长脑心通、强力天麻杜仲丸等。
相关文章
 方舟子是好样的
 苜蓿芽與紅斑性狼瘡如影隨形
 矾脂散(《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抵当丸
 《不生病的智慧5》作者李军红有了解更多的
 郁李仁散(《圣惠》卷十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