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外科学 > 普通外科学 > 正文
腹腔内个别脏器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小肠破裂的诊断一旦确定,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简单修补为主。一般采用间断横向缝合以防修补后肠腔发生狭窄。有以下情况时,则应采用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①裂口较大或裂口边缘部肠壁组织挫伤严重者;②小段肠管有多处破裂者;③肠管大部分或完全断裂者;④肠系膜损伤影响肠壁血液循环者。

  八、结肠破裂 结肠损伤发生率较小肠为低,但因结肠内容物液体成分少而细菌含量多,故腹膜炎出现得较晚,但较严重。一部分结肠位于腹膜后,受伤后容易漏诊,常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治疗原则 由于结肠壁薄,血液供应差,含菌量大,故结肠破裂的治疗不同于小肠破裂。除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良好的病人,可以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切除吻合(限于右半结肠)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先采用肠造口术或肠外置术处理之,待3~4周后病人情况好转时,再行关闭瘘口。即使采用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术,也宜在其近口侧进行造口术,暂时转移粪流并避免肠管膨胀,并在手术结束后即行肛管扩张,以保证良好愈合。

  九、直肠损伤 直肠上移在盆底腹膜反折之上,下端则在反折之下。它们损伤后的表现是不同的。如损伤在腹膜反折之上,其临床表现与结肠破裂是基本相同的。如发生在反折之下,则将引起严重的直肠周围感染,但并不表现为腹膜炎。直肠损伤后,直肠指捡可发现直肠内出血,有时还可扪到直肠破裂口。

  直肠上端破裂应剖腹进行修补,同时施行乙状结肠双筒造口术,2~3个月后闭合造口。下段直肠破裂时,应充分引流直肠周围间隙以防感染扩散。对于这种病人,也应施行乙状结肠造口术,使粪便改道直至伤口愈合。

  十、腹膜后血肿 腹膜后出血多来自肾,胰创伤,但最多原因是骨盆骨折,约占所有病例1/3左右。常有髂总动脉分支或盆腔静脉丛破裂,由于腹膜后组织疏松,出血容易在腹膜后间隙广泛扩散,而形成巨大血肿,还可渗入肠系膜间。

  腹膜后血肿因出血程度与范围各异,临床表现并不恒定,常由于合并其它部位的多发伤,腹膜后血肿症状常被掩盖,血肿很大时,可产生腹痛,腹胀等腹膜刺激症状,容易和腹壁严重挫伤或腹腔内出血等混淆。盆腔腹膜后血肿时,可出现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捡常可触及包块。如X线检查发现有骨盆,腰椎骨折,腰大肌阴影模糊等,即提示有腹膜后血肿。由于创伤和大出血,出现休克的比例较高。

  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出血性休克,少量出血,往往能自行局限吸收,如疑有内脏损伤,腹腔穿刺有血(穿刺不宜过深),大量输血仍不能纠正休克时,应紧急手术探查,探查时要注意腹内及腹膜后器官多发伤的可能。由于骨盆骨折所致的腹膜后出血,可结扎一侧髂内动脉,如仍不能止血,可再结扎侧对髂内动脉。较大血管出血,必须牢固结扎止血。

  十一、膈肌损伤 膈肌损伤可由于刀刺,枪弹片等直接穿破膈肌;亦可由胸腹部闭合性损伤,如挤压伤,爆震伤所致的胸腹腔压力骤增造成膈肌破裂。

  膈肌损伤破裂后,腹腔内脏器官进入胸腔形成外伤性膈疝,多数发生在左侧,这与右膈下有肝脏作为缓冲保护及严重合并伤易于死亡外,也可因在漏诊后无典型症状而未被发现等情况有关。

  外伤性膈疝常合并其它胸腹脏器伤,因此临床表现较复杂常不典型。还常由于其它脏器伤的严重程度及其明显症状而掩盖了膈疝症状,以致延误诊治。伤后由于大量腹内脏器进入胸腔内,使肺压缩,心脏及纵膈向健侧移位,伤员常诉伤部剧痛,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及循环障碍,可有发绀,休克等。疝入胸腔的胃结肠和小肠,因位置改变可发生肠扭转,或嵌顿而出现绞窄性坏死。常见症状为胸骨下及剑突下疼痛,卧倒时胸痛加重,腹痛多在进食后加重,恶心,呕吐,有时可为血性呕吐物,可有肩背部放散痛。体检时伤侧胸下部叩诊呈浊音或空腔脏器的鼓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但可听到肠鸣音。X线检查可见伤侧膈肌抬高及固定,胸腔积液,下叶肺不张及空腔脏器影。如胸腔有大量积液,纵膈被推向对侧,胃肠影观察不清,伤情允许时,可用稀钡盐或碘制剂口服造影检查。膈肌破裂口小时、症状较轻或外伤若干时期后出现。外伤性膈疝一经确诊,需及时行手术,将疝内容物妥善复位,并对脏器伤进行相应处理,修补膈肌裂口,必要时,可行同侧膈神经压榨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65-33 胃肠炎
27-3 便秘
10 异种肝移植
50-12 颞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颅动脉炎)
265-30 心肌炎和心包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