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 > 急诊医学 > 正文
病毒感染性疾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8/10/15 字体:

 

  (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EBV引起的。EB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后可使B淋巴细胞转化,患者血液中的异常淋巴细胞是受病毒转化的B淋巴细胞,另一部分是对EBV抗原起特异免疫反应的T淋巴细胞。本病恢复后血淋巴细胞长期带有EBV的核酸,可持续或间歇地排病毒,感染EBV而未发病的健康人中也有10%~20%排出病毒。我国3~5岁儿童90%以上已经感染过EBV。体内已有抗体者,仍有90%口腔分泌物中含有EBV。

  1.临床表现 潜伏期4~7周。由于全身多个脏器均可受累,症状较复杂,最常见的是,起病似上感,但伴全身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其中以颈淋巴结肿最明显。病程一般约2~4周,但恢复期较长。其他尚有类似肝炎、肺炎及脑膜炎型的。

  2.实验室检查 早期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血涂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占10%~25%。血清学检查嗜异型凝集试验发病后期较早期滴度明显升高(≥4倍),EBV-IgM抗体测定具有诊断意义。

  3.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和血涂片有异型淋巴细胞,嗜异型凝集试验阳性,抗EBV抗体IgM阳性,诊断就可以成立。

  (六)其他病毒感染

  1.病毒性肝炎 可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甲型肝炎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是通过密切接触、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丁型肝炎常在乙型肝炎基础上有δ病毒感染。这些病毒性肝炎主要根据血清学方面检测抗原和抗体以区别。另外尚有EBV、CMV等亦能引起肝炎。对急诊室的工作来说,关键是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至於究竟属哪型可以在门诊或住院后再作进一步检查。甲型肝炎和水源性传播戊型肝炎常有暴发流行。前者有进食生的毛史,后者有饮涝池水史,和当地对粪便管理不当有关。

  (1)临床表现:各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很相似。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缓慢,约1/3患者起病较急。有发冷、发热、乏力,食欲明显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常伴中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经1周左右开始尿呈茶色,逐渐巩膜、皮肤出现黄疸,黄疸重时伴皮肤瘙痒。肝区疼痛。检查见肝、脾肿大。黄疸期持续2~6周,少数可长达3个月。黄疸开始消退时,食欲逐步恢复,肝、脾肿大需经2~3个月才恢复正常,有些肝功能等均正常,但肝区痛、上腹不适等持续存在称为肝炎后综合征

  少数急性黄疸性肝炎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在排除其他原因后,有肝进行性缩小,黄疸加深、肝功能不正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诊断为重症肝炎,预后差,病死率高。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

  急性无黄疸性肝炎占全部肝炎的70%~90%,症状较黄疸型为轻,主要有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痛,少数有恶心、呕吐。体检有肝肿大,部分有脾肿大,大多数经3~6个月恢复,但迁延不愈和反覆发作者较急性黄疸性肝炎多见。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SGPT升高,胆红素总量及直接胆红素均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在重症肝炎时有下降。对诊断和鉴别各型肝炎有帮助的血清学检查有甲肝—IgM抗HA抗体,乙肝—HBSAg、IgM抗HBc抗体、抗HBc总抗体、HBV-DNA,抗HCV抗体、抗HEV抗体、抗HDV抗体,IgM抗EBV抗体和IgM抗CMV抗体等。

  (3)诊断:根据病史(食生毛蚶、喝生水和输血史)临床表现和不正常的肝功能,诊断病毒性肝炎不难。但在鉴别型别时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查才能区别。另外EBV、CMV和药物中毒性肝炎亦需从血清学及服药史等逐一鉴别。

  2.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先进入口腔粘膜及呼吸道上皮细胞,经繁殖后再入血循环,然后定位于腮腺或内脏其他腺体和器官。发病以冬、春两季较多,约半数发生于5~9岁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

  (1)临床表现:潜伏期为18天,起病先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1~2天后开始出现腮腺肿大,疼痛,可先在一侧腮腺,数天后对侧腮腺亦受累。有时颌下腺或舌下腺亦肿大,浮肿涉及颈部,有时胸骨前水肿。进食或吃酸性食物双腮腺胀痛加重。腮腺管口有红肿。不典型病例可有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约5%成人有胰腺炎的表现。脑膜脑炎可出现在腮腺肿大前或后。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尿或血清淀粉酶升高,血清学的检测必须双份血清才有诊断意义。

  (3)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和接触史,以及双侧腮腺肿大,诊断不难。但对脑膜脑炎型出现在腮腺肿大前,有时需作腰穿,才能鉴别。单纯睾丸炎应首先考虑和流行性腮腺炎有关。

  3.狂犬病 多见于狗、、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在我国主要在农村及牧区等养狗地区仍有少数病例,城市少见。人被病犬咬伤,平均发生率为15%~20%。被病狼咬伤则发病率高可达50%~60%。是否发病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以及局部处理情况有关。头、面部伤口深大,清理不及时或不彻底者,发病机会多。病毒侵入后在伤口局部停留一段时间,并繁殖复制,继而沿周围神经至脊髓而达中枢神经。以后病毒在灰质中的神经细胞内增殖,再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而使唾液具传染性。

  (1)临床表现:潜伏期多数为1~2月,有长达1年以上者。从长潜伏期患者分离到的病毒毒力似较弱。起病缓慢典型发作可分三期。①前驱期:低热,头痛,咽痛,全身不适,纳差,颇像上感的症状,逐渐出现恐惧不安,对声音、光亮、痛等刺激,呈敏感状态及喉部发紧。②兴奋期:逐渐进入高峰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因为咽部肌肉痉挛。出现吞咽困难。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唾液增多,大汗淋漓,心率快。少数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嚎叫、肌肉痉挛呈角弓反张。发作中常死于呼吸衰竭。③瘫痪期: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昏迷,可迅速因呼吸或循环衰竭死亡。亦有以瘫痪为主要表现者,无兴奋或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咬伤处疼痛,继则有上行性、横贯性或弛缓性的瘫痪。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轻至中度增高。脑脊液压力稍增高;白细胞(0.05~0.2)×109/L,主要为单核细胞;蛋白质增高,糖、氯化物正常。患病动物脑组织涂片常可在细胞质内找到内基小体(Sellez染色法),亦可用荧光抗体检查脑组织涂片中的病毒抗原。可用病犬脑组织悬液接种小鼠脑内,再查鼠脑内基小体以证实病犬确有狂犬病。

  (3)诊断:根据过去被狗或猫咬伤史,咬人动物确诊为狂犬病,以及一些突出的恐水、咽喉痉挛、流涎、多汗、角弓反张或瘫痪等症状可以作出诊断,但要与伤风及病毒性脑膜脑炎等鉴别。

  (4)预防:由于本病病死率高,接近100%。因此对被病兽咬伤来急诊的患者,除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外,如高度怀疑动物有狂犬病,或不肯定者,为慎重起见需注射马血清(抗狂犬病病毒抗毒素)40IU/kg肌注,注射前需作皮试,阴性者才能用。同时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目前系由田鼠肾组织培养制备的),每次2ml,共5次,分别在当天及第3、7、14、30日各一次。如对免疫马血清过敏,则将之稀释10倍,再分次皮下注射0.5~1ml,经3~4次无反应后再将剩余量肌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八章 循环系统(circulation system)
第八十一章 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测
第十九章 胚胎学(embryology)绪论
第八章 恶性肿瘤防制
第二章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防制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