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感染性疾病 > 正文
狂犬病(恐水病)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狂犬病为哺乳类动物特别是食肉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导致麻痹和死亡。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

狂犬病的致病因子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常存在于患狂犬病的动物唾液中。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从不同种类动物中收集到的狂犬病病毒分离株都不相同。

患狂犬病的动物通过咬伤其他动物或人类而传播感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新鲜擦伤接触到受感染的唾液而引发狂犬病的情况罕见。其他由于接触实验室空气以及在洞穴内接触了被蝙蝠污染的空气而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例罕见。

在世界范围内,患狂犬病的犬类仍然是人类最大的威胁。犬类的狂犬病在南美,非洲和亚洲十分流行。在美国,由于疫苗的大范围应用,已基本消灭了犬类狂犬病,自1960年以来,为数不多的人类狂犬病病例大多因患狂犬病的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的咬伤所致。

感染的犬类可发生狂暴性狂犬病或哑性狂犬病。前者特征是狂躁和凶恶,继而发生麻痹和死亡;后者则以麻痹症状为主。患狂犬病的野生动物可表现出"狂暴"行为,但大多数的行为改变不明显(常于夜间活动的蝙蝠,臭鼬和狸变为白天活动;缺乏对人类的正常恐惧感等)。

病理学

病毒从侵入部位经外周神经到达骨髓和脑,并在该处繁殖;然后,它继续沿着传出神经到达唾液腺进入唾液。尸解检查显示血管肿胀,而且伴有脑膜和脑组织的点状出血;镜检显示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但很少有神经细胞的破坏。如发现通常存在于海马角内的胞浆包涵体(Negri小体)即可确诊,但是并非在所有病例都能找到。

症状和体征

人类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可从10天到1年以上,平均约30~50天。美国以外地区的狂犬病病毒株致病,其潜伏期可更长;最短的潜伏期常见于全身被咬伤或咬伤部位在头部或躯干的患者。本病开始时常表现为短期精神抑郁,烦躁,不适和发热。烦躁可发展成难以抑制的兴奋,伴以大量流涎以及喉肌和咽肌发生绞窄性,痛性痉挛。这种因吞咽和呼吸中枢反射性刺激而引起的痉挛易于诱发(如一阵微风或试图饮水)。结果患者虽极度口渴却不能饮水(故称为"恐水症")。被咬伤后,有些患者由于恐惧会发生歇斯底里,给人以"狂犬病"的印象,一旦向其作出保证不会马上有危险,而且可得到狂犬病的预防措施,患者症状即缓解。

诊断

过去常用的在动物脑组织中寻找Negri小体的诊断方法,现已被荧光抗体检测和病毒分离法所替代。一只无症状的狗或咬人后,应尽可能将其拘禁并让兽医观察10天。如果动物仍旧健康,就能得出结论:它在咬人时没有被感染。如果咬人的动物明显得了狂犬病或是只野生动物,就应将其处死,并立即将其脑组织送至诊断实验室,因为必须证实该动物未被感染,才能免于对咬伤者进行治疗。www.med126.com

如果一个患者有被疑及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史(狂犬病患者常有此病史),应考虑患这种疾病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应作病毒学检查以证实诊断。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进行性脑炎或同时伴有上升性麻痹,亦应考虑该病的可能。此类症状似乎更多见于有狂犬病蝙蝠接触史者。

预防

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养犬者应将狗管好,走失的狗应拘禁。在70%以上的狗群进行免疫预防的地区,狂犬病的传播常可有效地得到控制,甚至那些在野生动物间流行狂犬病的地区也不例外。

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控制狂犬病很困难,但是采用口服方式对野生狐狸和浣熊进行接种已产生一定的效果。

接触后预防 与狂犬病接触后,立即采取局部或全身性预防措施,很少会染上狂犬病。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污染部位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氯化苯甲烷铵进行彻底清洗。深部伤口应插管用肥皂水冲洗。不宜烧灼或缝合伤口。如果咬人动物确有狂犬病或在禁锢观察期间发展为狂犬病,或者未能对伤人的家畜进行观察或检查,如其症状不典型或无故咬人,且该地区流行狂犬病,以上情况应立即采取全身性接触后预防措施(表162-5)。

最佳特异性接触后预防措施为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作为被动免疫,然后注射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DCV)或狂犬病疫苗,吸附型狂犬病疫苗(RVA)作为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制剂应同时应用,而且是在接触后预防一开始时,但不能在同一解剖部位注射。HDCV与过去疫苗相比,免疫应答更优越且不良反应少。RVA有相似的优点,且给药方法与剂量常与HD-CV相同,但禁止皮下注射。

RIG一次给药推荐剂量为20IU/kg。如可能,用小于一半的剂量在伤口周围作浸润注射;剩余量在远离疫苗接种部位作肌内注射。HDCV或RVA每次1ml肌内注射,注射部位首选三角肌,连续5次,从接触狂犬病当天开始,以后第3,7,14,28天分别注射一次。由于使用这种方案可产生较为满意的抗体滴度,故不需进行常规的血清学滴度检测,但由于疾病或药物产生免疫抑制的患者除外。WHO还建议在第一次注射后90天接受第6次注射。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常较轻微,首次免疫引起的全身反应少见。轻微的不良反应不应中断治疗,可给予抗组胺药,消炎药和退热药进行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全身性或神经麻痹性反应,在停用疫苗前应考虑患者发展为狂犬病的危险性。这种情况下,检测患者狂犬病病毒抗体的滴度,可为判断病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野生动物,特别是蝙蝠,狐狸,臭鼬以及其他食肉动物,咬人后,除非脑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明其未被感染,否则应对伤口进行狂犬病预防处理。和其他啮齿动物(包括松鼠,金花鼠,野鼠和家鼠)很少感染狂犬病病毒,被它们咬伤所致的伤口一般无需进行预防处理。

接触前预防 因为HDCV和RVA相当安全,故接触狂犬病动物的高危人员可接受预防性疫苗治疗。这些高危人群包括:往常接触可能患狂犬病动物者,包括兽医,动物管理员,洞穴探险者,处理狂犬病病毒感染组织的实验人员和在犬类狂犬病流行的发展中国家居住或逗留较长时间(>30天)者。HDCV于三角肌处作皮内注射,连续3次,第一次注射后7天行第二次注射,2~3周后作第三次注射。接种RVA者及在此期间或此前30天注射氯喹以预防疟疾者,需肌内注射RVA1ml。注射疫苗后,不需进行常规的抗体滴度检查,但是持续性高危接触者应每两年作血清学检查,如滴度未达到保护水平,应注射一次HDCV加强剂以提高免疫水平。接受增强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5%发生过敏反应。以前已接受免疫治疗者(接触后或接触前免疫)在被狂犬病动物咬伤后,应接受两次1mlRVA肌内注射,一剂于咬伤后立即注射,3天后注射另一针。一般不进行被动免疫预防。接触前免疫可提供较强的保护作用,而且可减少接触后预防的用药剂量,但仍需进行及时的接触后预防治疗。

预后和治疗

通常在症状出现后3~10天内死于窒息,衰竭或全身性麻痹。但是,曾有一名患者在先进的,积极的支持治疗后,有效控制住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从而得以恢复。如果染上狂犬病,治疗为对症性处理。应向有关专家咨询以协助临床治疗。

相关文章
112-6 皮肤脓肿
192-8 露阴癖
2-2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161-13 肠道原虫:等孢子球虫病和环孢子虫
192-5 恋物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