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理论教学
内科学
风湿病学 神经病学 免疫与健康
儿科学 老年医学 更多
外科学
皮肤性病学 普通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外科学总论 更多
其它科目
基础学科 临床专科 内科疾病
内科诊疗 外科诊疗 专科诊疗
外科疾病 专科疾病 临床专科疾病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临床专科疾病 > 神经科疾病 > 正文
中枢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9/4/12 字体:

癌肿通过远隔作用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没有癌肿直接侵犯神经组织,感染或神经组织血管性并发症的证据。

(参见第81节与第142节的并发症)

副肿瘤综合征发生在<1%的癌肿病例中,后者大多数是肺癌(通常为燕麦细胞型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病例。各种副肿瘤综合征并不局限于神经系统,但往往都累及神经系统。病因学不明。在有些病例中发现血液循环中存在对抗神经系统组织的抗体,因此有人提出某些副肿瘤综合征是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综合征的分类是根据症状的定位。

癌肿远隔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进展性痴呆,情绪变化,癫痫发作以及比较少见的局灶性运动或感觉体征。某些病例在内侧颞叶内有淋巴细胞集结(边缘系统脑炎);而在其他一些病例中则未见什么异常。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无力(有时出现Eaton-Lambert综合征)与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是通过排除其他疾病而才能确定,除非在病人的血清或脑脊液中发现特征性的自身抗体。鉴别诊断包括代谢性脑部疾病,脑膜癌肿病以及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副肿瘤综合征无特殊治疗,虽然偶尔有病例在原发的癌肿治疗以后病情有所改善。

特殊的综合征

亚急性小脑变性引起进行性两下肢与两上肢共济失调,呐吃以及有时候眩晕与复视。神经系统的表现可以包括痴呆,伴有或不伴有脑干体征,眼肌瘫痪,眼球震颤以及伸性划蹠反射(巴宾斯基征),伴显著的呐吃与上肢的共济失调。疾病通常在数周至数月期间进展加重,往往造成严重的功能活动障碍。小脑变性可以发生在癌症被发现之前数周至数年。在某些病例,特别是乳腺癌或卵巢癌的女性患者的血清或脑脊液中可发现抗-Y抗体,这是一种存在于循环中的自身抗体。MRI或CT可显示小脑萎缩,特别在疾病晚期。特征性的病理学变化包括浦肯野细胞广泛的丧失,以及深部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浸润("袖套"现象)。脑脊液偶见轻度的淋巴细胞增多症。无特殊性治疗,但有些病例在癌肿治疗成功后可有病情改善。

副肿瘤性感觉性神经元病变,伴有或不伴有脑脊髓炎,可见于小细胞型肺癌病例。临床症状包括痛性感觉性神经病变,各种感觉都消失。小脑变性与脑干异常不定。边缘系统脑炎开始表现为焦虑与抑郁,进展为记忆丧失,激动,精神错乱,幻觉以及行为异常。某些病例的血清或脑脊液中可找到抗-Hu自身抗体。本病无特殊治疗,偶尔有病例在癌肿经过治疗后病情有进步。

眼球阵挛(自发的,杂乱的眼球动作)是一种罕见的小脑综合征,可伴发于儿童的成神经细胞瘤。可伴有躯干与肢体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与肌阵挛。可找到循环中抗-Ri自身抗体。对原发肿瘤的治疗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往往能起良好效应。

亚急性运动性神经元病变是一种罕见的病症,引起双侧上,下肢无痛性下运动神经元性无力,通常发生在霍奇金病或其他淋巴瘤病例中。脊髓前角细胞发生变性。通常有自发的病情改善。

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罕见。发生脊髓灰质与白质内快速上升的感觉与运动功能丧失,导致两下肢截瘫。MRI有助于排除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硬脊膜外压迫(癌肿病例中引起快速进展脊髓功能障碍更为常见得多的原因)。MRI扫描可显示脊髓坏死性病变。www.med126.com

周围神经病变是癌肿对神经系统最为常见的一种远隔作用。通常是一种远端型感觉运动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轻度的运动无力,感觉缺失与远端腱反射的消失。本综合征与许多慢性疾病所伴发的远端型多发性神经病变是无法作出区别的,有可能是由于营养缺乏,但本综合征对营养补充治疗的效应很差。亚急性感觉性神经病变是一种更为特殊但罕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后根神经节发生变性,引起进行性感觉丧失与感觉性共济失调,而并无运动无力;本病可引起严重的功能活动障碍。在某些肺癌患者的血清中可找到抗-Hu自身抗体。本病无特殊治疗。在霍奇金病患者中,吉兰-巴雷综合征要比在一般人群中更为常见。

Eaton-Lambert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类似重症肌无力的综合征,肌无力通常影响四肢,而不累及眼肌与延髓支配的肌肉。病变位于突触前,是由于神经终端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受到阻碍所造成。与IgG抗体有关。最常见于患有胸腔内肿瘤的男性病例(70%为小细胞型或燕麦细胞型肺癌)。症状和体征包括易疲乏,无力,有时伴肢体近端肌肉内疼痛,周围性感觉异常,口干,阳痿与眼睑下垂。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重复性神经刺激引起递增反应可证实诊断:应用>10Hz的重复电刺激可使肌肉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200%。治疗应首先针对基本的癌肿,对后者的治疗有时可诱发病情缓解。盐酸胍(开始125mg,口服,每日4次,逐步增加至最高剂量35mg/kg)可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常能减轻临床症状,但可抑制骨髓与肝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血浆替换疗法对某些病人有益。

皮肌炎以及程度较轻的多发性肌炎(参见第50节)被认为在癌肿病例中较之在正常人群中更为常见,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者。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近端肌肉无力,病理检查显示肌肉炎症与坏死。面颊部可出现微暗的,红斑样,蝴蝶状皮疹,带淡紫色,伴眼眶周围水肿。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有助。

相关文章
207-6 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关闭不全)
265-17 幼儿急疹(假性风疹)
157-2 需氧革兰氏阴性球菌引起的感染
187-8 躯体障碍或成瘾物质所致的焦虑
207-4 主动脉反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触屏版       电脑版       搜索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