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南华大学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授课讲稿:第二十七章 朊粒
来源:南华大学资源网 更新:2013/9/10 字体:

第二十七章朊 粒

朊粒(prion)又称传染性蛋白粒子,是美国学者 Prusiner于1982年首先报道的至今尚未弄清楚的一种蛋白质传染因子。其主要成份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PrP)。引起以海绵状脑病(TSE)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病,包括动物的疯牛病、瘙痒病及人类的库鲁病、克一雅氏病(CJD)、格斯综合征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等。Prusiner因此项研究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一、生物学性状

海绵体状脑病致病因子曾命名为朊病毒、慢发病毒和非寻常病毒。Prion不具病毒体结构,也未检出基因组核酸,对福尔马林、蛋白酶、加热(80℃)、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的抵抗力均强,对核酸酶等也具抵抗力。

朊粒蛋白质(PrP)分子量为27000~30000,故称为 PrP 27~30,为疏水性糖蛋白。从羊www.med126.com瘙痒因子感染地鼠脑组织分离的PrP称PrPsc(scrapie prion&高级职称考试网nbsp; protei n)。正常人及动物脑组织中有一种正常的PrP称PrPc(ce11ular  piron  protein)。PrPsc与PrPc氨基酸序列相似,但两者的分子构型不同。PrPc肽链的三维结构具有4个а–螺旋,没有 β–折叠;而PrPsc肽链的2个а–螺旋转换为4个β-折叠。PrPc对蛋白酶K敏感,PrPsc对蛋白酶K具有抗性。在感染的动物脑组织中,PrP的两种异构体均存在,而正常动物脑组织仅有PrPc。PrPc通常无感染性,当PrPc转变成PrPsc时即具有致病性和传染性。

关于PrPsc在感染的细胞中如何增殖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PrPsc先与细胞表面的PrPc结合,触发PrPc转变成更多的 PrPsc。大量PrPsc 从细胞释放后在脑组织中聚合成特殊的淀粉样斑块,进一步发展为海绵状脑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常见的朊粒性疾病包括动物的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瘙痒病、传播性水貂脑病、驯鹿和麋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海绵状脑病、外蹄类脑病等及人类的震颤病或库鲁(Kuru)病、克一雅氏病、格斯(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综合征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等。朊粒性疾病有以下共同特征:

1.潜伏期长,引起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化性疾患。

2.多数朊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小脑共济失调、震颤等。

3.病理学特征是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退化,空泡变性,死亡,形成淀粉样斑块,星状胶质细胞增生,成为海绵状脑病或白质脑病。

4.病变部位无炎症反应,患者也不产生免疫应答。

三、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

实验室可采用特异性抗体作免疫印迹法或免疫组化法检测PrP。试验时需用新鲜脑组织或低温冻存的非固定脑组织。由于朊粒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强,要彻底使之灭活,高压灭菌需134℃处理 lh;用5%次氯酸钠或1mol/L氢氧化钠浸泡手术器械时需处理lh。

相关文章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指导:Procedure-1
 外科学授课教案:先天畸形、肿瘤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图片资源:图片88
 卫生毒理学实验指导
 第一临床学院儿科学实验指导:儿科病历书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