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生理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正文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十章 休克:第四节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一、失血性休克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22 字体:

第四节  几种常www.med126.com/Article/休克的特点 

前文介绍了休克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是大多数休克所共有的。但是,由于休克的病因不同,始动环节各异,各型休克还有各自的特点。

一、失血性休克

一般在15min内快速大量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左右(约1 000mL)时www.med126.com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如果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50%,会很快导致死亡。失血后是否引起休克,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可用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来判断:

SI=HR/SBP(每分钟心率/收缩压mmHg)

SI=0.5说明正常或失血量<10%

SI=1.O,说明失血量大约为20%-30%

SI=1.5,说明失血量大约为30%-50%

失血性休克分期明显,临床症状典型,是休克研究的基础模型。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代偿期、失代偿期、难治期逐渐发展的特点,具有“休克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失血性休克易并发急性肾衰和内毒素血症。大量失血后,血容量迅速减少,机体为保证心脑血液供应,进行血液重分配,在休克早期就会引起肾血流灌注不足,导致急性功能性肾衰,又称休克肾(shock kidney)。同时,由于肠血流减少,缺血缺氧,屏障功能降低,引起肠源性内毒素及细菌移位,导致内毒素血症或演变成败血症休克,这也是其向不可逆性休克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中医妇产科学讲稿:第三节 产后排尿异常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胃炎
 生药学授课教案:第二十二 章(2)第 二十三章
 生理学作业习题:1 绪论
 外科手术学教学资源:实验课第二节 切开、分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