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生理学 > 广州医科大学 > 正文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一章 疾病概论:第六节 疾病谱的变化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 更新:2013/9/22 字体:

第六节 疾病谱的变化

疾病谱是指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其构成比。疾病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社会制度、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卫生状况等的变化而变化。解放前,我国卫生条件差,饥饿、贫穷现象普遍存在,传染病引起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一半以上。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传染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大大下降。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展、环境污医学全.在线染加重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上升。解放后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市人群居前五位的死因谱已发生明显改变(表1—2)。

在美国,1900年居前五位的疾病死亡顺位是:流感住院医师肺炎、结核、肠胃炎、心脏病及脑血管病。至1994年,其顺位变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而且,世界上许多较发达国家的疾病死因谱都反映了上述相似的变化趋势。

疾病谱的变化导致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据统计,1999年,美国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费高达2740亿美元,用于肿瘤的治疗费高达1 020亿美元,我国用于心血管病及肿瘤的防治费用均超过1 000亿元人民币。

疾病谱的变化对医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疾病谱的变化,医学院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需要做相应调整。

相关文章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种教学
 内科学图片库:贫血图片12
 病理生理学电子教材(中文):第三节 肠道屏障
 中医学电子教材:第八章  防治原则
 外科学授课教案:乳腺疾病(见习)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五节下丘脑-垂体-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