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医学微生物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作业习题:逆转录病毒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4 字体:
 

逆转录病毒

 
 

一、名词解释

1.逆转录病毒

2.gp120

二、选择题

1.下列对逆转录病毒形态与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的球形,直径为27nm左右 

B.P24蛋白构成病毒衣壳

C.病毒外层包有脂蛋白包膜,并嵌有g P120和g P41糖蛋白

D.病毒衣壳内有两条正链RNA基因组,呈双聚体形式

E.病毒核心部分含有其进行复制的蛋白酶,整合酶和逆转录酶

2.对下列逆转录病毒基因复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编码蛋白前,正链RNA基因组片段拼接成1条完整的 mRNA链

B.当病毒单股负链RNA进入细胞后,先复制为正负股RNA复合体,在进行基因组的复制

C.在基因复制过程中,基因组RNA先要逆转录成负链DNA,再合成双链DNA

D.RNA基因组的启动区位于相反的位置 

E.正链RNA从链3’端向5’端方向转录RNA链

3.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 www.med126.com/yishi/;  )

A.性乱人群  B.患AIDS的病人与HIV携带者   C.静脉毒瘾者  D.同性恋

E.HIV实验室工作人员

4.下列对艾滋病病毒(HIV)复制过程,不正确的描述是(   )

A.GP120与T4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   B.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C.病毒直接进入宿主细胞   D.形成双股DNA,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

E.病毒复制,包装,释放并引起各种临床症状

5.目前预防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  B.加强性卫生知识等教育 

C.接种DNA疫苗 D.接种亚单位疫苗

E.加强性卫生知识教育与血源管理,取缔娼妓及杜绝吸毒等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措施

6.人感染HIV后,在5—10年内,可以不发病,这从病毒方面主要取决于(   )

A.病毒在细胞内呈潜伏状态   B.病毒毒力较弱 

C.人体免疫力功能尚未被完全破坏 D.病毒被消灭 E.病毒变异

7.叠氮脱氧胸苷(AZT)治疗AIDS的药物机理是(   )

A.抑制病毒的逆转www.med126.com/yaoshi/录酶   B.抑制病毒核酶   C.抑制病毒蛋白合成

D.阻止病毒的出芽释放   E.干扰病毒的合成

8.对HIV的正确叙述是(   )

A.感染HIV后,机体较快进入AIDS期  B.随病程进展,p24抗体量逐渐升高

C.细胞免疫反应早期可清除细胞内的病毒 

D.因gp120易于变异而难于制备疫苗   E.病毒吸附细胞的部位是gp41

9.AIDS的病原是(   )

A.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   B.人类嗜T细胞病毒Ⅱ型   C.人白血病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EB病毒

10.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   )

A.HIV基因可以和宿主基因整合 B.可合并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 

C.可发生各种肿瘤而致死 D.HIV易发生变异,避免免疫系统攻击 

E.侵犯TH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

11.与HIV的感染特点不符的是(   )

A.潜伏期长 B.引起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 C.发生各种肿瘤

D.可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 E.常由于外源性感染而致死

12.对HIV致病机理的错误叙述是(   )

A.感染细胞表面gp120和邻近细胞表面CD4融合 

B.TH细胞是HIV唯一的靶细胞

C.病毒基因的整合可干扰细胞正常代谢 

D.病毒的出芽释放可损伤细胞

E.通过Ⅳ型超敏反应损伤CD4细胞

13.HIV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A.同性或异性间性行为 

B.药瘾者共同污染HIV的注射器 

C.输血和器官移植

D.母婴垂直传播和围产期传播 

E.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

三、问答题

1.简述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征?

2.HIV的结构,复制特点,传播途径,怎样预防AIDS?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