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精品课程
热门课程
>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内科学 生理学 更多
药学专业
药理学 中药学 药物化学
生药学 卫生毒理学 更多
中医专业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更多
口腔专业
口腔内科 口腔外科 更多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人体寄生虫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
医学寄生虫学-电子教材(人体寄生虫 第六版)第十五章 线虫: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 更新:2013/10/15 字体: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Owen, 1835; Railliet, 1895)]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该虫的宿主,该虫寄生于人体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严重感染时可致人畜死亡。

Peacock最早于1828年在伦敦一死者尸体肌肉中发现该虫。Owen(1835)描述了其幼虫的形态,且命名为Trichina spiralis,由Railliet(1895)改名Trichinella spiralis。近年,根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尤其是基因分类学研究,将旋毛形线虫属分为7个种:即旋毛形线虫(T. spiralis, T1)、北方毛形线虫(T. nativa, T2)、布氏毛形线虫(T. britovi, T3)、伪旋毛形线虫(T. pseudospiralis, T4)、米氏毛形线虫(T. murrelli, T5)、南方毛形线虫(T. nelsoni, T7)、巴布亚毛形线虫(T. papuae, T10)和3个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基因型(genotype),即Trichinella T6、T8、和T9,其中伪旋毛虫、巴布亚旋毛虫的肌肉内幼虫无囊包形成。一般认为,T. spiralis是引起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病原体,多数死亡病例是由此种旋毛虫所致。旋毛虫病为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仅由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richinellosis,ICT)于1995~1997年就报道1万多病例。我国首次发现旋毛虫是1881年于厦门的猪体内,1964年首次在西藏林芝地区发现人体感染旋毛虫病例,此后在云南、西藏、四川、广西、河南、湖北、江西、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的90余县(市)先后发生数百起旋毛虫病暴发流行,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超过2千万。

【形态】  旋毛虫是寄生人体的最小线虫。成虫线状,雄虫大小1.4~1.6×0.04~0.05㎜,雌虫3.0~4.0×0.06㎜。咽管占体长的1/3~1/2,其后段背面有一杆状体(stichosome),由一列圆盘状杆细胞(stichocyte)组成;两性成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雌虫子宫较长,其中段含虫卵,后段和近阴道处则充满幼虫,新生幼虫自阴门产出,大小为124×6μm。寄生在宿主横纹肌细胞内的幼虫卷曲于梭形囊包中,长约1㎜,其咽管结构与成虫相似;幼虫囊包大小为0.25~0.5㎜×0.21~0.42㎜,1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多时可达6~7条;囊包壁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厚而外层较薄,由成肌细胞退变以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图15-15 )。

图15-15  旋毛虫幼虫及囊包 (采用第5版 216页 图12-16)

【生活史】  旋毛虫成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则寄生在同一宿主的横纹肌细胞内,在肌肉内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幼虫囊包。无外界自生生活阶段,但完成其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

宿主主要是由于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类及其制品而感染,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幼虫在胃中自囊包内逸出,并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的肠粘膜中,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再返回肠腔,在感染后30~48小时内,幼虫经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少数虫体可侵入腹腔或肠系膜淋巴结寄生。感染后5天内,虫体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此后,雌、雄虫交配,雄虫随即死亡,雌虫子宫内的虫卵发育为幼虫,于感染后5~7天开始产出。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幼虫1500~2000条,排蚴期可持续4~16周或更长。雌虫寿命一般为1~2个月,长者3~4个月。

产于肠粘膜内的新生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结或小静脉,随淋巴和血循环到达各器官、组织或体腔,但只有侵入横纹肌内的虫体才能进一步发育。适宜幼虫发育的部位多为活动频繁、血液供应丰富的膈肌、舌肌、咽喉肌、胸肌及腓肠肌等处。幼虫刺激肌细胞,其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幼虫进入肌细胞约20天后形成囊包。囊包若无机会进入新的宿主,多在半年后钙化,少数钙化囊包内的幼虫可存活数年,最长可达30年(图15-16)。

图15-16  旋毛虫生活史 (用人卫出版社,石佑恩主编,病原生物学 510页 图37-12)

 

【致病】 旋毛虫的主要致病虫期是幼虫。其致病程度与食入幼虫囊包的数量、活力和侵入部位以及人体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等诸多因素有关。轻度感染者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者,其临床表现则复杂多样,若无及时治疗,可在发病后数周内死亡。该病死亡率较高,国外为6%~30%,国内约为3%,暴发流行时可高达10%。旋毛虫致病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 侵入期   食入旋毛虫囊包,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至发育为成虫,导致肠粘膜炎症反应,此期约历时1周。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故又称肠型期。此期成虫以肠绒毛为食,幼虫对肠壁组织频繁入侵,致受累部位出现充血、水肿、出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同时可伴有厌食、乏力、低热等全身性反应。此时极易被误诊为其他胃肠道疾病。

2.幼虫移行、寄生期   即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到达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导致血管炎和肌炎的过程。主要病变部位在肌肉,故可称为肌型期。幼虫移行时所经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如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病人可出现发热、水肿,体温多在38~40oC,水肿尤以眼、面部最为常见,可扩展到四肢甚至全身。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旋毛虫病常见症状之一,感染后第2周,嗜酸性粒细胞开始增多,3~4周时可达到高峰,细胞数可达15%~45%甚至高达70%以上。

幼虫侵入横纹肌后,引起肌纤维变性、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轻度水肿并有炎症细胞浸润。患者全身肌肉酸痛、压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为明显。咽喉部肌肉受累时,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和语言障碍。

幼虫移行至肺,可导致肺部局限性或广泛性出血、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膜炎等。移行至心脏,可导致心肌炎,严重时可致死。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由于幼虫的滞留或移行,可致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高压,即使轻度感染亦可造成严重的伤害。患者可因心力国家医学考试网衰竭、败血症、呼吸道并发症而死亡。此病程一般可持续2周至2个月以上。

3.囊包形成期  为受损肌细胞的修复过程。随着滞留在肌内的幼虫长大并卷曲,其周围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肌腔包绕幼虫。伴随囊包的形成,急性炎症逐渐消退,囊包内幼虫最终被钙化,患者全身症状相应减轻或消失,但肌痛仍可持续数月。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或因毒血症、心肌炎而死亡。

【免疫】  旋毛虫抗原包括虫体抗原、表面抗原和排泄分泌物(ES)抗原及杆细胞颗粒相关抗原。旋毛虫成虫、新生幼虫及肌幼虫均具有期特异性。杆细胞的α和β颗粒均具有高度抗原性,是旋毛虫功能性抗原的重要来源。

动物实验证明,宿主感染旋毛虫后均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对再感染可产生较显著的抵抗力,表现为肠道内幼虫发育障碍,成虫发育不全,生殖能力减弱和早期排出,从而减少肌肉内幼虫的数量。这种保护性免疫力的产生依赖于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也可能作为免疫效应细胞而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针对幼虫期。实验表明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杀伤幼虫的作用依赖于抗体的存在,即抗体依赖的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实验结果还显示这种杀伤作用与嗜酸性粒细胞数成正比关系,细胞数达20%以上,杀伤幼虫的作用可达到99%。

动物感染旋毛虫后不久,肠道成虫即自然排出,一些实验表明该作用是依赖于胸腺的,可能主要是由于旋毛虫的T细胞依赖性抗原刺激所致的宿主肠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反应引起。另外,抗体参与了减弱虫体活力的作用。因此,宿主在感染旋毛虫后产生的免疫力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协同作用的结果。

旋毛虫病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产生免疫抑制。例如患者对病毒的易感性增高,值得关注。临床上出现因旋毛虫所致的肾脏损害,是循环抗原和免疫复合物的作用。

【实验诊断】  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临床上难以及时、正确诊断。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注重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史询问。对以发热、浮肿(特别是面部浮肿)和肌痛为主要表现、曾有生食或半生食动物肉类史、尤其是多人同时发病的患者应考虑进一步检查。若患者肌肉活检中查获幼虫囊包即可确执业兽医诊。由于取样的范围及数量所限,肌肉活检的检出率仅为50%左右,故其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该病。对患者所食剩余肉类作镜检或动物接种,也有助于确诊。

对早期或轻度感染者,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手段。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环蚴沉淀试验(circumlarval precipitin test,CPT)、皂土絮状试验(bentonite flocculation test,BFT)、IHA或ELISA等。

【流行】  旋毛虫病是一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除人外、还在猪、犬、羊、牛、鼠等120多种哺乳动物之间广泛传播,这些动物之间相互残食或摄食尸肉而形成的“食物链”,成为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旋毛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以欧美地区发病率为高。我国云南、西藏、东北、河南、湖北及四川等地也屡有该病发生,据1996年统计,全国发生558起旋毛虫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达23,419例,死亡238例。病例主要集中在3片:(1)云南、西藏、广西、四川;(2)河南、湖北;(3) 东北三省。

人类旋毛虫病的流行与猪最为相关,猪主要是由于吞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肉屑或被污染的饲料而感染。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区)均有猪感染旋毛虫的报道,其中,河南、湖北北部的感染率最高,个别乡村猪感染率高达50.2%。90年代以来,人们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喜食涮羊肉、烤肉串及野生动物肉类等,使旋毛虫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般认为爬行类和冷血脊椎动物不是自然界中旋毛虫的适宜宿主,但在实验条件下,蜥蜴、乌、蝰蛇等亦可感染旋毛虫。此外,给麻蝇蛆喂饲感染旋毛虫的小鼠肌肉,旋毛虫幼虫在蝇蛆中于8℃可存活5天,接种小鼠后还可引起旋毛虫感染,提示为节肢动物、爬行类和冷血脊椎动物亦有可能传播旋毛虫病。

人类旋毛虫病的流行具有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等特点。

【防治】  人感染旋毛虫主要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幼虫囊包的肉类。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耐低温,在-15℃下可存活20天,腐肉中可存活2~3个月,一般熏、烤、腌制和暴晒等方式不能杀死幼虫。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大力进行卫生宣教,改变饮食习惯,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或其他动物肉类,以杜绝感染;认真贯彻肉类食品卫生检查制度,禁止未经宰后检查的肉类上市;提倡肉猪圈养;加强卫生和饲料管理,以防猪的感染。

治疗旋毛虫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为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等,其疗效好,疗程短,毒性低,副作用小。

相关文章
 中医骨科学教学管理
 病理学教师队伍:师培计划
 中西医结合儿科电子教材:第二章 儿科学基础
 药学的生物化学教学计划:实验课教学日历
 内科护理学授课讲义:肾病综合症
 儿科学授课教案:先天性心脏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