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论文
期刊分类
国 家 级 省级期刊 北大核心
浙 江 省 科技核心 CSCD期刊
期刊工具
期刊知识 写作指导 论文投稿
论文检测 推荐期刊 录用通知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论文 > 论文投稿 > 正文
护理专业优秀范文-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20/7/28 字体: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及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组间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脑梗死;心理状态;传统护理;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供血突然出现中断出血的脑组织的坏死,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发病后常出现偏瘫、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1],对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都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且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逐渐增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常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其住院需求,因此对其采取针对性且全面的护理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需求,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是极为必要的[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接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中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84±12.11)岁。纳入标准:1)均经过MRI或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无严重并发症以及认知障碍。排除标准:1)脑出血或恶性肿瘤者;2)精神疾病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3]。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53~77岁之间,平均年龄(66.26±12.07)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平均年龄(66.81±10.98)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其临床症状导致的不适以外,也会因进入新的环境以及接受临床治疗等产生一定的不良情绪譬如焦虑、抑郁、紧张等,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度降低,因此我院由专门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和指导,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4-5];2)健康指导:多数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也与对自身疾病认知度较低有关,对患者采取常规的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措施的指导也是较为必要的,主要采用口头宣教、视频科普等方式,让患者了解积极治疗及遵医嘱的重要性,对于患者错误的医疗常识进行纠正,同时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提高其治疗效果。3)行为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指导,同时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的重要性,可以在治疗之余的住院时间为患者进行喜剧电影播放等,促进患者住院期间心情放松;对于有肢体麻木患者对其家属进行相关的康复指导,家属可对患者进行按摩等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恢复情况[6-7]。

1.3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心理状况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SAS及SDS评分在41分以上则为焦虑/抑郁,患者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生活质量采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IADL)及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其中IADL包括打电话、做家务、使用交通工具、洗衣、购物、备餐、自理以及服药;PSMS包括行走、洗澡、近视、上厕所、穿衣以及梳洗。单项得分1分表示正常,2~4分表示功能不同程度下降[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分析如下(表1)。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组间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IADL及PSMS评分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IADL及PSMS评分比较分析如下(表2)。护理前两组患者IADL及PSM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组间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急性脑梗死属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都造成较大威胁[9-10]。且该疾病除了头痛、眩晕等症状外,也因脑组织缺血等会造成患者失语、偏瘫等情况,对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都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11];除此之外,多数患者在患病后也会因住院和治疗压力等产生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以及治疗效果,因此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了临床治疗前提下,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2]。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前组间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均显著改善,但优质护理组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4结论

根据该研究可以看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燕,陈剑英,张仙飞,等.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145-149.

[2]黄月红,罗秋兰,刘国胜,等.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生,2014,21(12):119-121.

[3]武艳辉.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3):2009-2010.

[4]陈研艳.家庭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8(8):80-82.

[5]涂仁娜.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325-326.

[6]曹芳.中医康复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3(4):17.

[7]吕丽君.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7,1(1):66-67.

[8]赵丹,蒋丽丽,李敏,等.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842-844.

[9]宋俊娥.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2(5):111-113.

[10]薛芬,鲁娟娟,李好,等.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1(2):311-314.

[11]彭秀丽.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及情绪改善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7,3(14):104-106.

[12]李金萍.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身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8(14):1673-1675.

作者:李静 单位:天津市静海区医院神经内科

更多医学卫生职称职务资格评审条件和论文期刊要求相关信息推荐:

联系方式详见:医学全在线论文投稿联系方式

医学全在线-论文频道(www.med126.com/lunwen/)第一时间整理发布全国各地医学职称评审公告、评审结果、论文评审条件、期刊目录等通知。

2020年SCI相关知识查询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下载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核心期刊下载

全国各省卫生高级职务资格评审论文期刊要求汇总查询

相关文章
 北京市申报卫生高级职称提供论文要求
 重庆市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申报条件(试行
 四川卫生和基层卫生单位申报高级职称提供论
 福建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论文著作要求汇总
 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源论文期刊目录汇总
 天津卫生中高级职称评审提供论文要求汇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