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民族医药
民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藏族医学 > 藏族医药 > 正文
涩荠
民族医药数据查询 字体:
  
品名
藏名:席普果
汉语拼音
SEJI
拉丁名
Malcolmiaafricana(L.)R.Br.
英文译名
销售地区
保护品种
中药材基原
为十字花科植物涩荠的干燥全草。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高8~35cm,多分枝。叶长圆形,倒披针形或近椭圆形,长1.5~8cm,宽5~18mm,边缘有波状齿或全缘。萼片长圆形,长4~5mm,花瓣丁香色、紫色或粉红色,倒披针形,长8~10mm。长角果线状圆柱形或近圆筒形,长3.5~7cm,宽1~2mm,近4棱,直立或稍弯曲,密生短或长分叉毛,或两者间生,或具刚毛,少数几无毛或完全无毛;柱头圆锥状;果梗加粗,长1~2mm;种子长圆形,长1mm。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及华北、西北、安徽、江苏。亚洲北部及西部、欧洲南部及非洲北部亦有。
动植物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740~3200m的田边。
药用动植物的栽培
花果期6~7月。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6~7月采全草,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
以干燥全草入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根细长,质脆,断面平整,边缘灰白色,菲薄,中央灰褐色,海绵质,充满圆形孔洞。茎圆柱形,条棱明显被柔毛;质脆,易折,断面平整,中空,边缘浅绿色。叶多卷缩或破碎,完整者长圆形,全缘或具波状齿,叶面粗糙,被柔毛和疏被圆形凹陷,并可见黄棕色膜质泡(呈气腔状)。花紫色。长角果线状圆柱形,直立,具棱被毛。种子长圆形,长1mm,浅褐色,腹部具一纵沟。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1.茎(2mm)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壁厚化,可见毛茸。皮层狭窄,由4~8列薄壁细胞组成,棱脊处细胞大,列数多。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柬外韧型;韧皮部狭窄,木质部较宽,占横切面1/4,导管径向排列;维管束间分布有木化纤维。髓宽广。
2.叶横切面,表皮细胞扁长方形,微被角质层,可见非腺毛。栅栏组织细胞2列,呈长方形或短柱状;海绵组织细胞较大,由3~4层细胞组成,排列较紧密,其间有维管束和气腔。中脉表皮内无厚角组织,皮层细胞排列疏松;外韧型维管柬呈扁圆形。
粉末鉴别:绿色。非腺毛多碎断,完整者呈飞鸟状或似“T”形;横壁先端垂周壁呈不规则凸起,或呈1-2(3)分枝,直径12~38μm;足部宽大,直径22~69μm,垂周壁细波状弯曲,厚6~2Oμm,体部有大的胞腔,平周壁有细小的突,并隐见角质纹理。叶碎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壁薄,上表皮微波状弯曲,下表皮深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具气孔和非腺毛,不定式或不等式气孔长圆形,长18~39nm,直径15~27μm,副卫细胞3~4个。茎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或多角形,壁厚约5μm,隐见稀疏的角质纹理。果皮假隔膜细胞,碎片呈淡黄色,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类长方形, 垂周壁念珠状增厚,非木化。种皮栅状细胞(未成熟种子种皮)淡黄色,表面观类圆多角形、多角形,细胞壁菲薄,细波状弯曲,呈稀疏念珠状增厚。花粉粒淡黄色,较小,类圆形、类圆三角形,直径14~l9μm,壁厚,基柱明显,萌发孔3,表面具细小疣状雕纹。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薄,可见细密的角质纹理,侧面观外耳周壁隆起呈乳头状,隆起部分纹理尤为细密。果皮纤维淡黄色或无色,常上下层交错排列,呈细长棱形,直径8~14μm,壁厚3~6μm,胞腔较小。导管为螺纹、网纹、具缘纹孔导管,直径7~25μm。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中药剂型
散剂。
中药制药工艺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筛选
新药的临床评价
实验动物的品种
方剂组成
药物和剂量
药物配伍
八味解毒散:扁叶珊瑚盘,红耳鼠粪膏,唐古特乌头翼首草金腰草,兔耳草,小伞虎耳草,涩荠。
药性
味辛,性温。 《藏药配方新编》:味辛,性温。 《新编藏医学》:味辛,性温。 《藏医百科全书》:味辛,性温。
归经
功效
消食,解肉食中毒。
性味分类
主治
治不消化症。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用药忌宜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八味解毒散:扁叶珊瑚盘200g,红耳鼠兔粪膏200g,唐古特乌头200g,翼首草150g,金腰草100g,兔耳草150g,小伞虎耳草150g,涩荠200g。粉碎成细粉,混匀,即得。可治腹胀、肠鸣、头晕。目光呆滞、喉痛、音哑、体衰、皮肤青黑色。用于肉食中毒、喉炎。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历史详见席擦拉普(蚓果荠)。据查证席普果即本品,为席乌拉普之一种。叶粗糙,叶面被柔毛和疏被圆形凹陷,并可见黄棕色的膜质泡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
附蚓果荠:晶珠本草》记载:席乌拉普解肉食中毒。本品分糙叶、毛叶两种,叶面有泡者为糙叶,称为席普果;叶小、被毛者为毛叶,称为席擦拉普。两者性味相同。《形态比喻》记载:席乌拉普生长在河滩,叶厚,绿色,花白色,花梗细,长短约一指,气味如萝卜,功效消食,解肉食中毒。让钧多吉说:席乌拉普解肉食中毒。据丹增彭措将席乌拉普所分之两类,由于原载形态描述简略,不易辨认为何种植物。据调查和查证,主流品种均为十字花科植物,席普果即涩荠,席擦拉普即蚓果芥,它们的形态特征均接近藏本草的描述。本品生于河漫滩和草地;叶小而厚,被柔毛;花白色等特征与《晶珠本草》记载相符。今各地用药尚不一致,多为十字花科植物,但均未进一步区分。西藏用涩荠、喜山葶苈Draba  oreades  Schrenk、高葶苈Draba  elata  Hook.f.et  Thoms.;云南德钦、四川巴塘用喜山葶苈;青海用蚓果芥、喜山葶苈、宽叶葶苈Draba  nemorosa  L. f.latifolia  Marseh.、腺毛念珠芥Torularia  glandulosa  (Kar.et  Kir)  Vass.;唯有云南迪庆根据藏文有萝卜(小鸟萝卜)之意,而在当地用石竹科或桔梗科植物,均因具萝卜样小肉质根而误用,如滇藏无心菜Arenaria  napuligera  Franch. 、黄钟花Cyananthus  flavus  Marq.、丽江黄钟花Cya- nanthus  lichiangensis  W.W.Sm.。
药物应用鉴别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