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寄居蟹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寄居、寄居虫、巢螺、寄居虾、寄生虾、海寄生、白住房
汉语拼音 ji ju xie
英文名 Soldier crab
药材基原 为活额寄居科艾氏活额寄居蟹、下齿细螯寄居蟹及寄居蟹科动物长腕寄居蟹等多种寄居蟹去螺壳的全体。
动植物形态 1.艾氏活额寄居蟹,形态较大的个体头胸甲长约30mm。额角为一位置在两眼柄基部的鳞片之间的活动刺所代替。头胸甲劲沟前方部分富有钙质,两侧具有横皱褶。左螯特大,无毛,其长节及腕节均呈三角形,背面散布有小颗粒突起近两缘有1列粒,外缘有1列棘,较显著,掌部扁平,侧面平滑,外面常有1小海葵附着共生,上下两缘及指部具有小刺状颗粒突起。右螯较小,两指及掌部有金黄色毛。第2、3步足的腕节及掌节背缘有1列小棘,指节、掌节上生长毛,稍为弯曲,其两侧缘也有毛。寄住的螺壳外面也常有小海葵附着共生。
2.下齿细螯寄居蟹,头胸甲长约35mm,宽28mm左右,额角尖,两柄细长,达第1触角柄第3节中部,而与第2触角柄等长,第2触角鞭长,两螯大小、形状相同,腕节、掌节、指节密生小状突起及毛,螯足长节下内缘有一强大的齿。第2、第3、对步足及眼柄上有显著纵条纹,第4、第5对步足指节似螯形,腹部左面有不等二分叉腹肢。头胸甲及腹部淡黄色,鳃部及眼柄中间深绿色,两边绿黄色。步足纵条纹黄色。
3.长腕寄居蟹,头胸甲长约10mm,宽9mm左右。额角中央尖。眼柄达第1触角柄末节的中部,与第2触角棘等长。第2触角棘长,达柄的末节1/3或2/3处,向外侧弯贡,内侧多毛。第2触角鞭比头胸甲长约1.5倍。左螯比左螯大,指、掌、腕节的表面均密布尖或圆齿突,并有稀细短毛。腕节长于掌部,似长方形。左螯小掌部外面很少毛。第1、第2步足指节短于掌节。
资源分布 1.我国分布于沿海各海区。 2.分布于黄海、东海及南海。 3.分布于全国沿海。
生态环境 1.栖息于潮间带低潮区的沙质或泥沙质海底,常在海滨石块间或浅水内负壳爬行,喜寄居于阔口螺壳内。 2.栖息于沿岸半咸水中。 3.多于海滨潮间带活动,繁殖很多。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退潮后于岩石间捕捉,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全体似蟹,额角为一活动刺所代零星。左螯特大,无毛,右螯较小,两指和掌部有金黄色毛。腹部柔软,向上歪斜。有海腥味。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
功效 活血散瘀;止痛消肿
功效分类 活血祛瘀药
主治 血腹痛;跌打损伤;淋巴结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醋磨涂敷。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瘀血腹痛眩晕等症。
考证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Diogenes Edwardsi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Diogenes edwardsii(de Haan) 2.Clibanarius infraspinatus Hilgendorf 3.Pagurus samuelis(Stimpson)[P.geminus Mclaughlin]
科属分类 活额寄居蟹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