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白暨豚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
汉语拼音 bai ji tun
英文名 suckling pig
药材基原 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
动植物形态 白暨豚,身体呈纺锤形,脐处最粗。体长1.5-2.5m,重约230kg。吻极狭长,约30cm,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头顶偏左。眼极小,位于口角后上方。耳孔小如针眼,位于头两侧,眼的后下方。背鳍三角形,位于体中部略后,上端尖,基阍长,鳍肢较宽,末端圆钝。属鳍后缘凹入,中央有齿刻。背面蓝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一般为乳白色。各鳍皆白色,故名白鳍豚。头骨左右不对称,颅腔大。
资源分布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干流中也见于洞庭、鄱阳湖及钱塘江口一带。
生态环境 栖息于长江中下游,洞庭、鄱阳湖等地。以中上层鱼类为主食。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白暨豚的脂肪入药,捕杀后,杀死取其脂肪,用小火将油炼出,放凉后呈膏状。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苦;咸;寒
归经 心;肺经
功效 镇咳;清热解毒
功效分类 清热药
主治 咳嗽;烧、烫伤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熬后食用,适量。外用:适量,涂擦。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镇咳、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烧、烫伤等症。
考证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科属分类 淡水豚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