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海鳗头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汉语拼音 hai man tou
英文名
药材基原 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
动植物形态 海鳗,体长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50cm以上,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20kg以上。头尖长。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钩状。眼大,近圆形,眼间隔微隆起。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口大,上颌突出,略长于下颌,两颌牙强大而锐利,均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颌有8-16个;下颌为6-7个,下颌外行牙不向外倾斜。犁骨中间一行有10-15个大扁牙,牙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牙。鳃孔宽大。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体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鳍无腹鳍。背、臀在后方和尾鳍连接。体背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侧乳白色。背、臀、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
资源分布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生态环境 常栖息于底质为江泽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捕后,剁下头,洗净,鲜用。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归经
功效 散风止痛;生肌敛疮
功效分类 散风止痛药;生肌敛疮药
主治 妇产后头风;头晕;中风头痛;外阴溃疡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个。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敷。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
科属分类 海鳗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海鳗胆
海鳗鳔
海鳗卵
海鳗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