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国卫生人才网
各省卫生人才网
浙江 重庆 河南 广东
河北 上海 北京 天津
山东 安徽 山西 江苏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云南 四川 广西 贵州
陕西 兵团 甘肃 宁夏
辽宁 青海 新疆 西藏
吉林 黑龙江 海南 内蒙古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河南卫生人才网 > 安阳 > 正文
安阳市卫生系统十一五惠民生
来源:安阳卫生信息网 更新:2013/7/26 字体: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史上资金投入数量最大、建设发展速度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卫生形象改善最好的时期。“十一五”是安阳卫生迈步走向辉煌的五年,是安阳卫生普惠民生的五年。全市卫生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民生和谐,立足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抓管理,提升素质树形象,强化质量上水平,端正医风铸品牌,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等七大指标名列全省先进行列,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健康指标全省领先

人均期望寿命: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预计2010年将会达到74-75岁。

   孕产妇死亡率:2005年为46.12/10万,2009年为21.12/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5年为12.47‰,2009年为4.91‰

   婴儿死亡率:2005年为11.51‰,2009年为4.91‰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十一五”,我市争取和筹措资金14.7亿,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其中:3.6亿元用于公共卫生建设项目1512个,包括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6个、市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救治体系6个、县级医院建设项目5个、乡镇卫生院项目89个,村级卫生室项目139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12个;1.5亿元用于安阳市中医药学校整体搬迁建设;3600万元用于建设和完善精神卫生体系;2009-2010年争取2.1亿元用于国债卫生项目105个,524万元用于集中招标采购设备装备卫生院;6.5亿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建设,使其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满足了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预防需求。全省卫生项目建设推进会在滑县召开,对我市项目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大力构建公共卫生防护体系

衡量一个城市的整体卫生水平,公共卫生是重要的指标。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重要防线。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是使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成立了市疾病控制中心,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有效控制了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M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加大了结核病、艾滋病防治投入力度,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全市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不断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十一五期间由5苗防7病扩大到了12苗防15种病,儿童计划免疫7950000人次,有效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危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不断增强,市、县、乡、村四级传染病疫情监测覆盖率和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实现100%。

新成立市卫生监督机构,全力以赴确保了各项重大重要活动的卫生安全。广泛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行医,查处了一批案件,净化了医疗市场,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

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建立健全了采供血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全市用血量也由2005年的9吨增加到2009年的16吨,全部来自于无偿献血,我市连续7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2009年开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268万名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494337社区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乙肝疫苗补种针次 824579,完成叶酸服用11841人份,发放叶酸160107瓶;“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800例;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87852人次,补助金额1277.06万元,农村妇女两癌筛查 4008人,孕产妇保健管理率 87.7%,城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 99.8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7.84%。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现突破,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卫生健康教育报纸刊登458期,电视台播放169期,更换健康教育专栏12万平方米,形成了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健康教育模式,市民的防病和自我保健知识显著提高。

人才层次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卫生行业是人才集聚和优势明显行业,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大了卫生人才管理力度。在引才上,不断出台政策;在用才上,建立机制保障;在聚才上,立足结出硕果。已引进医学博士9人,医学硕士22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2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8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6人,享受省津贴专家10人;省管专家2人,省学术带头人2人;市管专家26人,市学术带头人41人;获省级以上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在省以上学术团体中担任学术职务81人。这些高层次卫生人才和卫生科研项目为我市建成卫生强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医学科研创新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市医学科研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3个,国内合作项目7个,国家重点项目6个。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41篇,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4项,市级科研进步奖一等奖4项,市级科研进步奖二等奖8项。市直医疗机构中已建成全国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7个(西医);食管癌、眼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口腔科、肝病科、中医儿科、脉管炎、心脑血管病、烧伤、骨伤等专业学科具有较明显的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有12个中医专科被确定为国家、省级重点专科。

全面实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51111”工程和“双百”计划,乡镇卫生院专科以上学历由2005年的13.42%上升到2009年的26.15%,中专学历由39.83%上升到75%以上。

医疗机构发展增速方便患者就医

十一五期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技术力争高端化、质量追求精品化、收费坚持合理化、环境满足舒适化加快了发展步伐。市人民医院、市肿瘤医院、市中医院、市三院、市六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眼科医院等单位的住院大楼或门诊楼拔地而起,市五院整体搬迁,各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以及各乡镇卫生院都有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医疗单位固定资产总量大幅上升,业务用房面积净增40万平方米,床位新增2000多张,仪器设备总投入增速62%。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亿元,较2005年增加1倍,床位数较2005年增加50%。市直卫生系统拥有300万元以上设备100多台,拥有全省首家最先进的飞利蒲128层CT。

在配置医疗机构硬件的同时,也着力改善服务条件和管理水平。目前,全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56张,每千人拥有医师数1.25人,每千人拥有护士数1.33人,床位/医师1:0.16,床位/护士1:0.38。市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8.71张,每千人拥有医师数2.08人,全市每千人拥有护士数2.98人,全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1.25人(全省为1.04人),拥有执业护士1.33人(全省为0.98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改造和建成89所标准化卫生院,为乡镇卫生院建立了48个特色专科,按照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五室分开的要求,建成了21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

医院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坚持以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载体,以“十大指标”监管为抓手,以降低药品比例为重点,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为切入,在公立医院建立健全了目标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月报制度、医院运行公示制度等核心医院管理与评价体系。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大百展,涵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市卫生数据中心以及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专业业务系统在内的数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能够共享互同的信息平台、居民就诊一卡通,数字化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医生和护士工作站等信息技术“多档合一”的数字卫生体系呼之欲出。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全市新诊人次明显增多。2009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0.5%;出院病人同比增长5.5%。

人民群众共享卫生发展成果

十一五期间,全市卫生系统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卫生发展成果,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提前实现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广大农民受益面逐步扩大,受益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积极性稳定提高,广大农民病有所医的愿望初步实现。2007年人均筹资水平只有50元, 2010年增加到了120元; 2007年农民参合率为92.54%,2010年增加到98.83%,2007年报销封顶线为1万, 2010年增加到6万元;2007年住院补偿受益率为5.76%,2009年增至6.39%,2007年实际住院补偿比例为29.77%,2009年增加到36.91%,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全市累计补偿参合农民医疗费用104809.14万元,惠及参合农民978179人次。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从3月1日起,在全市93个乡镇卫生院和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机构推广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和200种市定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配送价格比省统一招标价格平均下降8.87%,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0%,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0%,人均住院药品费用下降12%。

在乡镇卫生院6种疾病实现了免费。2008年以来,参合农民正常分娩、剖宫产、腹股沟斜疝、阑尾炎等6种疾病实现了免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45岁以上人员免费体检,截止6月底已免费体检69931人。

建立惠民医院,设立惠民病房,坚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双十制度,二级以上医院医检结果互认,控制药品比例,探索实行临床路径管理,所有医院开展了单病种管理。2005年至今,全市招标采购让利患者金额达1.5亿元。药品比例已由2005年的60%下降到目前的39.5%。目前我市门诊人均费用和住院人均费用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

未来十二五工作思路

未来的“十二五”,全市卫生系统要在指导思想上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改革发展全局,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把惠民利民便民作为主要目标,把用足用好国家卫生政策作为重要依托,在重协调中加快发展、在高水平上统筹发展。具体地要突出以项重点工作:

一是“一室”,即建设标准化的村卫生室,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在建立农村医疗体系上求突破。在要十一五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在十二五的前二年全部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对村卫生室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使村卫生室呈现出工作用房新、服务技术新、人员面貌新和服务质量高的“三新一高”局面,总体卫生服务达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二中心”,即安阳医疗中心和安阳医学教育中心。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我市大中型医疗机构群打造成为立足安阳、辐射豫北,专科专病诊疗水平全省领先并影响全国的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中心,确保我市病人不用外流,也为周边地区病人提高高水平的服务。加快市中医药学校的医学教育的升格上档步伐,用好医疗卫生人才的活水源头和资源宝藏,为我市建成卫生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是“三院”,加快安阳精神卫生医院的建设速度,以进一步明确卫生职能定位,在加快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上求突破;建立高标准的妇幼儿童医院,在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上求突破;重组、改制、或引资建设高档次的民营医院,进一步鼓励支持各类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在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上求突破。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处在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期,面对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攻坚期,全市卫生系统决心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用决心、用信心、用爱心,为安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谱写更美的华章。

相关文章
 梧州卫生网:市卫生学校校组织学生观看《20
 凉山州国家卫生信息网:凉山州医师执业资格
 重庆卫生人才考试网: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
 池州市国家卫生信息网:卫生系列部医师执业
 枣庄卫生信息网:关于做好2013年度护士执业
 内蒙古国家卫生人才网: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