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及肌胃糜烂,的一些具体情况
-----
近期许多地区出现了一种以鸡采食量低,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粪便过料等外观症状以及腺胃肿大如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病,发病鸡群病死率可达30%~50%,并且病程长、死淘率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一、流行特点: 1.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蛋雏鸡、肉雏鸡和青年鸡多发,其次为肉用公鸡和杂交肉鸡。 2.该病流行较广,发病地区发病率一般为7%~28%,死亡率一般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见于5--7日龄,7--15日龄症状表现明显,25日龄以后鸡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 二、引起腺胃炎及肌胃糜烂的原因: 1、非传染性因素: (1)饲料
营养不良、硫酸铜过量、日粮的
氨基酸不平衡、日粮的生物胺(如鱼粉、玉米筛出物、豆饼、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缺乏日粮纤维、禁食、断水等都易发生此病; (2)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早期育雏不良,雏鸡运输时间长,
脱水等是此病发生的诱因。 (3)霉菌毒素等。 2、传染性因素: (1)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是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2)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各种细菌、
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 (3)一些垂直传播的未知病原或被特殊病原污染了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等; (4)上皮细胞的腺病毒包涵体、呼肠孤病毒感染是组胺发病机制中的因素之一 (5)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有时也是溃疡性肠炎和坏死性肝炎的继发感染因素。 三、腺胃炎及肌胃糜烂的临床症状: (1)发病的初期鸡群兴奋狂奔,采食量下降,在网上找鸡粪吃; (2)紧接着病鸡表现为呆立,缩颈,精神不振,采食量仅达正常食量的1/2-1/3, 鸡只生长迟缓或停滞导致大群整齐度严重不均匀,大小差别很大;平均体重仅达标准体重的2/3-1/2,卧地不起;严重的鸡网架的中央部分就没有鸡活动,大群都在鸡舍的两边挤成一堆一堆的呈取暖样; (3) 羽毛松乱,冠髯苍白、萎缩,可视粘膜苍白,腿部皮肤发干、触摸发凉; (4) 大群粪便细软呈条状;鸡体消瘦,
腹泻,个别排棕红色至黑色稀便,粪中有时出现血液,(5) 发病速度很快,最开始只有个别的打蔫,三天的时间就能发展到大群的80%以上。重症者
昏迷,直至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1)肠道肿胀,内容物呈黑褐色水样,十二指肠、
盲肠出现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肝脏、心脏肿大,质地柔软,有的病死鸡出现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2)腺胃壁肿胀呈梭状或者说呈
橄榄样,严重的呈球状,腺体呈不规则突出、变形,轻轻施压可挤出乳状液体,腺胃乳头
水肿呈坚硬样,用剪刀平刮有锯齿状的阻力、局部呈白色胶样化,严重者角质膜溃疡、肌胃内膜出血; (3)肌胃内径变粗,长度缩短,呈
葫芦嘴或
大蒜头状,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斑, 和腺胃连接处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肌肉壁肿胀,切开时肌肉壁增厚更加明显、肌胃角质膜为黑绿色或黑色,外观呈树皮样,上有糜烂区和溃疡灶,角质层不易剥离; (4)病鸡呈现消瘦,肌肉苍白,胸腺、法氏囊萎缩,嗉囊扩张,内有黑褐色米汤样物;胆囊扩张为暗绿色,胆汁外溢; (5)临床中腺胃炎常并发其他症状,如肝肾综合征、法氏囊损伤,甚至球虫感染等。如果错过治疗时机就会继发大肠杆菌等疾病。 五、防治: 本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第一:以病毒魏氏梭菌为主 第二:考虑到霉菌毒素 注:如果采食量下降的太多,用过以上药后再用肥大金油(天津生机生产)连用7-10天会有很好的效果。 六、治疗体会心得: 本病在二十天以前治疗效果很好,一个疗程一般是四天,第三天用药后采食量会很快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