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的日常管理养殖技术
-----
一、育雏期的饲养 1、温度:育雏温度开始为30℃,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 2、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铺垫
稻草或米糠。 3、密度:1~10日龄40只/平方米,11~20日龄30只/平方米,21~30日龄25只/平方米,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可在室内外放牧,以50~100只为一群。 4、通风:必须在保温的情况下注意风换气,以排出育雏室内的水气和氨气。冬春雨季,透气窗白天打开,夜间关闭。 5、光照:1~1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光照强度为8w/平方米。11~20日龄白天停止人工光照,并逐渐减少夜间补充光照,21日龄后用自然光照。 6、饮水:出壳12小时后移入育雏室,开始饮水,供给与室温温度相同的0.1%
高锰酸钾液,10日龄前供应温水。必须保证充足饮水,在饮水中可添加B族维生素。 7、饲喂:饮水后2~3小时即可开食。应选用配合饲料。也可采用加水的湿粉料或碎粒料,并做到少喂多餐。1~10日龄每天喂7次,其中夜喂2次;11~20日龄每天喂5次,其中夜喂1次;21日龄后每天喂4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可适当加入切细的嫩草、菜叶等青绿饲料和
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
田螺肉、
蚌肉、
蚯蚓等鲜活动物,以利雏鸭生长。 8、放水:7日龄后可放在浅水中活动,每天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0.5~1小时。10日龄后任其自由下水活动。 二、育成期的饲养 育成期是指31~60日龄阶段,此期野鸭生长发育最快。60日龄选种,一般成鸭和淘汰鸭的体重均接近于种鸭,故可作为肉用成鸭上市。 1、鸭舍建筑:应选择地势稍高、背风向阳、临近水源处建舍,多为半敞开式鸭舍,外有运动场和水面。每间鸭舍长6m,宽4m,高2.5m,前墙开门。鸭舍、运动场和水面三者的面积比为1:2:3。正常密度为10~15只/平方米。 2、架设防逃网:50日龄时野鸭的翼羽基本长齐,开始学飞,因此必须在运动场和水面周围、顶部架设金属或尼龙网罩,网眼以2cm×2cm为宜,以防飞逃。水栏竹竿或金属网要深及河底,以防潜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鸭舍惊扰鸭群。 3、精心饲喂:采用配合饲料,坚持定时定喂,日喂3次,并随体重逐步增加喂量(日投料量为其体重的5%)。如果是作为后备种鸭,应酌情增加青绿多汁的饲料,用量约占总喂料量的15%,以适当控制体重。产前30~40天,青料可增至55~70%,粗料占20~30%,精料占10~15%。 4、科学管理:每天清理鸭舍,勤换垫草和通风换气,保持水源清洁卫生,要确保每只野鸭都有采食位置。定期称测体重,并酌情调整饲粮,使种用育成鸭达到标准体重,使肉用成鸭及时上市。 5、充分放牧:40日龄后,除恶劣天气外,均应实行放养,一方面可以使其保持野性,另一方面也锻炼其合群性,克服配合饲料营养的不足,对提高野鸭体质和种用价值大有稗益。对肉用成鸭则应减少放养或全部舍饲,增加蛋白质喂量,增添某些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提高肉质。 三、种野鸭的饲养 人工培育条件下,野鸭在17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公鸭略早于母鸭。母鸭全年平均产蛋量120个左右。 1、种鸭选择:公鸭要求头大、体壮、活泼,头颈翠绿色明显,交尾能力强。母鸭则要求头小、颈细长、眼大,公鸭体重不能低于1.25kg,母鸭不能低于1kg。公鸭一般利用1~2年。 2、配种比例:公母鸭配种比例1:5~10为宜,视天气和种蛋受精率,适当调整配比。 3、精心饲养:产蛋期间及时添加骨粉、贝壳粉;产蛋高峰来临前,应提高蛋白质含量,日喂4次。早晚补充人工光照2~3小时,使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5小时。产蛋期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稳定性,不要轻易改变;如需改变,应有7天的过渡期。 4、科学管理:鸭舍要保持清洁卫生,要在舍内铺垫稻草,多设一些蛋窝,以利母鸭产蛋。注意天气的剧烈变化,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同时还应保持养鸭环境的安静,防止各种应激。秋冬季晚上要撵鸭,以防鸭体肥胖。饲养密度为8~10/只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