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鸭 > 养鸭问答 > 正文
养鸭免费问病:雏鸭饲养管理的七个技术要点
繁殖系统疾病 更新:2016/5/17 字体:
雏鸭饲养管理的七个技术要点
-----
雏鸭期一般是指从孵出到21日龄前的鸭子。这时鸭子毛色较黄,所以又称鸭黄。鸭黄身体比较嫩弱,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差,抗病能力低,采食量小,但相对生长速度较快。根据其上述特点,应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规程。  1 接雏前的准备  一般采用网上育雏的方法,是将雏鸭养在距地面80-90厘米,网眼大小适中的塑料网上。有的地区用条距和宽度适当的竹木条床,每2.5-3平方米为一格。首先做好接雏前的准备工作:①必须把舍内网床及墙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冲刷,不留死角。②待网床彻底干燥后,才能进行药物消毒。③首先用3%火碱水喷洒消毒,然后再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④消毒包括育雏室及其全部用具。⑤消毒之后要空笼23天,防止湿度过大,育雏室越干燥,消毒效果越好。⑥必要时可带禽喷雾消毒。  雏鸭入舍前,应对鸭舍进行生温,使舍内温度不低于30℃,最高不超过33℃。方法是用暖气或生炉子来提高温度。  2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为饲养一周龄以每平方米30只左右为宜。两周龄以15只左右为宜。三周龄以8-10只为宜。网上育雏有利于室内保温,通风良好,雏鸭成活率高。而且鸭粪能随时由网孔或竹条缝隙落到地面,可减少疾病的发生。网上育雏的成活率比平地育雏可提高6-7%。并且为了雏鸭的健康,鸭舍应保证充足的光照。  3 饮水  雏鸭在出壳后24-26小时就要饮水。但必须作到坚持先饮水,后给食的原则,以避免雏鸭脱水和饥饿。雏鸭进鸭舍前就应提前将水槽和饮水器添好,保证雏鸭进舍后立即饮水。雏鸭进入鸭舍后的前四天,要饮用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的水分散性维生素营养浓缩液,约2.5千克水加入5克维生素。雏鸭受到水的刺激,会变得活泼起来,而且饮水也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和参与蛋黄的吸收。北方地区天气比较寒冷,出壳后头几天的雏鸭要饮温水。无论采用哪种饮水方式,水都不要过深,否则在人不注意时会淹死雏鸭。饲养雏鸭数过多的鸭场,更应供给充足新鲜的饮水。一般每500只雏鸭需要4米长的水槽一个或饮水器3-4个,水槽的高度以雏鸭能不费劲的喝到水为宜。待雏鸭喝好水后1-2小时再喂食。要求每班清洗一次饮水器。  4 饲料选择  根据雏鸭生长发育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严格按照饲料配方混制饲料,以保证雏鸭的营养需要。雏鸭的营养水平应为每千克配合饲料含粗蛋白质19-21%,蛋氨酸0.45%,赖氨酸1.0%,蛋氨酸+胱氨酸0.7%,粗纤维3-4%,钙0.8-1.0%,总磷量0.7%,可利用磷0.45%。  雏鸭采取长备食的饲养方法,但应坚持少添勤添的原则。为了给填鸭打下基础且节省饲料,要求雏鸭15日龄后,每4小时喂一次,一次添足,1.5小时后将余料收起。  5 鸭舍的温度控制  严格控制育雏温度:28℃-32℃为育雏适宜温度,该温度持续三天,温差不超过1℃-2℃。这时雏鸭便能适应,不扎堆,能舒服休息。要求饲养员不能离开育雏室。一小时哄赶一次鸭子,既能防止雏鸭扎堆,又能适当增加雏鸭的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加采食量,促进生长。  6 降温与升温  根据自我生产条件及雏鸭生长情况适时调温。调温要适度,以雏鸭分布均匀与否,决定降温或升温。不扎堆而远离火炉,说明温度高。在火炉周围扎堆,说明温度偏低。严禁突然升温或降温,避免雏鸭感冒。根据天气变化,如冬季阳光充足,四日龄以后每日可降温1℃-2℃,在十日龄左右逐步放出室外。但必须降好室温,使雏鸭逐渐适应外界温度。  7 注意通风换气  在保证育雏室温度的情况下,经常通风。排除室内刺激性气味;防止室内湿度过大,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增加室内新鲜空气,防止雏鸭和饲养员煤气中毒;风不可对鸭子直吹,冬季避免穿堂风。  及时清理病、弱、死雏。一般3-5日龄后,可捡出偏弱,偏小但精神好的雏鸭单独饲喂,多喂几天小鸭料。太小伤残而且难以形成商业价值的雏鸭及时挑出淘汰。病鸭、死鸭要深埋处理,必要时向技术员汇报,每班必须有死亡记录。  育雏期要求每批雏鸭全进全出,转圈时严禁带料。防止各种应激因素。防止老鼠等异兽的咬食。
相关文章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2013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6年执业兽医考试题库最新版下载(全科/水
 执业兽医考试题库软件介绍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