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减蛋综合症
-----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也称鸡减蛋综合症。本病是70年代后期发现的,是世界性的商品蛋鸡和母鸡产蛋下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群发性产蛋下降、产蛋异常、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症状状是本病患鸡的主要表现。尽管它只对产蛋鸡致病,但其自然宿主是家鸭和野鸭。病因 (1)引起本病传染的病原是腺病毒属中的产蛋下降综合症-76病毒,危害甚大,经种蛋垂直传播是本病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也可通过呼吸道、褐壳蛋品系鸡感染比白壳蛋品系更严重。所有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幼鸡感染后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母鸡只是在产蛋高峰期表现明显,原因可能是潜伏的病毒被活化。尽管垂直感染的鸡胚数量不多,但对扩大传染的危害性甚大。受感染过的雏鸡大多在全群产蛋高峰的一半时,才开始排毒,迅速传播。铺垫草的平养蛋鸡水平传播较快,笼养鸡传遍全群则约需11周左右的时间。 (2)感染后产生病
毒血症状,7--20天后病毒在输卵管狭部蛋壳分泌腺中大量复制,导致腺体的明显炎症状和卵子及蛋壳形成机能紊乱,产生蛋壳异常。病毒经喉头和排粪时排毒。其症状特征在饲养管理正常的情况下,产蛋前本病成隐性感染,产蛋开始后,本病由隐性转为显性,产蛋母鸡群突然发生群体性产蛋下降。开始表现蛋壳色泽消失,接着产薄壳、软壳或无壳蛋,但一般对蛋的品质影响不大。病鸡没有其他症状。发病期可持续4--10周。在几周内产蛋会很快或大幅度下降,鸡群减蛋可达20%--30%,甚至40%--50%。 (3)应激反应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当健康鸡群在产蛋高峰时出现群体性减蛋或不能达到预定水平,同时发现鸡群采食量下降,出现一过性
腹泻,并发生蛋壳变化时,应怀疑为本病。但应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性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或其他原因如饲养管理、饲料等所引起的产蛋下降相区别。 (4)剖检可见发病鸡卵巢发育不良,输卵管萎缩,卵泡软化,子宫和输卵管粘膜
水肿、色苍白、肥厚,输卵管腔内滞留干
酪样物质或白色渗出物。 (5)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广泛使用的油佐剂灭活苗对鸡群有良好的防制效果。产蛋鸡可在120日龄左右时注射1次鸡减蛋综合症油佐剂灭活苗,即可在整个产蛋期内维持对本病的免疫力。注射方法可在
鸡胸肌或腿处注射,每只0.5毫升。已开产的母鸡,有的产蛋率已达90%以上也可应用,而且应该早用。但在免疫接种时,应尽力避免因捕捉等引起的应激反应,故在注射时间上拟在晚上暗灯条件下进行,而且在捕捉时以小圈栏鸡为宜,动作要轻,同时在免疫前添加
维生素E,以减少应激反应。 种鸡可在35周龄时再接种1次,经两次免疫可使母鸡保持高水平的抗体,雏鸡也能保持较高水平的母源抗菌素体,以防止幼龄阶段感染本病病毒。 也可使用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症状二联苗或含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内的三联苗,同时加强对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免疫后5--7天产生抗体,2--5周达到高峰,可维持12--16周。综合性兽医防疫措施仍须加强,千万不能忽视。一旦发病,紧急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对缩短产蛋下降时间,减少产蛋下降幅度和尽快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6)对未发生本病的鸡场应保持对本病的隔离状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严禁从有本病的鸡场引进雏鸡或种蛋;还要谨防场外带进不洁物。防治 本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以产蛋率下降、蛋壳异常、无壳蛋增多为特征的蛋鸡传染病。 诊断要点:发病鸡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为产蛋率突然下降3~8周后逐渐恢复,同时伴有大量软皮、褪色蛋、薄壳蛋等;有时见输卵管粘膜水肿、苍白、肥厚、卵巢萎缩、卵泡稀少。 防治方案:1、紧急注射减蛋综合症乳苗2、克毒金刚早晚饮水,连用3~5天 瘟必嘉+卵管嘉饮水,连用3~5天,而百疫散同时拌料效果更好,病情得到控制后,用产蛋多精+维生E+嘉利补快速恢复产蛋率。[1]预防 在有本病流行的地区,除期注射上述疫苗外,卵化场也应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采用合理的卫生预防措施。同时对病群补充
多种维生素和抗菌制剂,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和控制继发细菌感染。 1.
维生素AD3E粉,每包500克,混料150--250千克,连用5--7天。 2.复合维生素B粉,每包50克,混料25千克,连用5--7天。 3.“多蛋灵”每瓶500毫升,可饲喂1000羽鸡拌料或饮水,每天1次,连用7--10天,对促进鸡群恢复产蛋有较好作用。 4.为防止继发感染,还可在饮水中加服”克菌净”或一服灵抗菌剂,每瓶混水50千克,连饮3天。 (7)选用40周龄后产的蛋作种蛋。由于患本病的种鸡群可将病毒传给后代,但这种病毒传递在鸡群40周龄后就不再发生这一规律,因此,选用40周龄后的蛋作为种蛋,由此孵出的鸡群作后备种鸡,加上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水平传播,就可获得没有产蛋下降综合症感染的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