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苗种培育
-----
中华鲟是秋季繁殖,鱼苗、鱼种的培育在冬季进行,因此保证培育期间的适宜水温对提高苗种的存活率十分重要。由于中华鲟资源有限,苗种的价格较高,因此苗种存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的效益。中华鲟仔、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鱼苗、鱼种池一般建在室内或保温大棚内,培育方式有流水式和静水式两种。 流水式主要采用地下水,利用地下水冬暖夏凉的恒温(19℃)特性,通过供水量的大小来维持养殖的水温。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利用
温泉和工厂余热水。静水式主要采用锅炉加温养殖房的空气和水,通过水质监测定期换水,曝气增氧,使养殖房的气温和水温基本保持在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内。 这两种培育方式除了放养密度、水交换量和管理的劳动强度不同外,养殖技术没有根本区别。一、仔鱼护养 1、仔鱼的习性。仔鱼俗称水花,是从仔鱼孵出至仔鱼卵黄囊消失,鱼体全长12~30mm这个阶段。在此期间仔鱼还未开口摄食,靠消耗自身的卵黄生长发育。仔鱼的运动行为经历三种状态: 1-3日龄仔鱼:刚孵出的仔鱼有着巨大的卵黄囊,形似
蝌蚪,全长15~20mm,鱼体侧卧池底部,时而靠尾部摆动上升水面,然后自然下沉,进行垂直运动,避强光而趋弱光。 4-8日龄仔鱼:全长20~27mm,鱼体的鳃和鳍已逐渐发育,卵黄囊变小,游泳能力增强,在水体的表、中层水平游动,此时仔鱼对光线十分敏感,有很强的趋光性。 9-11日龄仔鱼:全长27~30mm,头部和躯干部的侧线系统形成,卵黄囊接近消耗完毕。仔鱼开始进入底栖生活,紧贴池底游动,趋光性有所减弱。白天仔鱼极喜集群或进行环形和螺旋形运动,夜间则分散到水体的中、上层游动。 2、仔鱼的护养。这一时期管理的重点是防逃和保持养殖池的清洁。仔鱼有很强的钻缝的习性,因此养殖池中的裂缝和排污口处拦鱼网与池的交界处的缝隙都要仔细粘牢,防止漏苗或鱼苗拥挤在缝隙中死亡。初期仔鱼各鳍均未发育完善,游泳能力很差;呼吸系统的发育处于卵黄微血管呼吸到鳃呼吸的转换过程,对水中悬浮物、泥沙等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差;仔鱼皮肤十分娇嫩,进入底栖生活的最初阶段,如果养殖池底较粗糙,则容易将腹部磨破而导致死亡。因此仔鱼的护养应使用底质光滑的培育池,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度600cm以上)和充足的溶解氧(6mg/l以上),及时清出池底的沉淀物和死苗。如果水源为库水、河水等地表水,应用纱绢过滤,以免浮游生物带入池中积累过多。放养密度:静水400-500尾/m2,流水1000-3000尾/m2均可。鱼苗质量好的话,这一阶段的存活率可达90%以上。水温20℃左右时,此阶段为10~13天。二、稚鱼培育 1、稚鱼的习性。稚鱼阶段是由仔鱼卵黄囊消失并开口摄食至五列骨板形成,鱼体全长30~70mm。稚鱼有很发达的口腔皮齿,分别为前倾齿、下颌齿和舌齿。口能伸缩,摄食方式是吸吮与撕咬兼顾。对于大小适口的食物,稚鱼通过吸吮将食物一口吞下,对于较大的食物,如整条的水
蚯蚓和摇蚊幼虫,稚鱼先咬住食物,然后再逐渐吞入。中华鲟口在腹面,只能取食池底或贴池壁的食物,不能摄取中上层和正在下落的食物。中华鲟稚鱼对鲜活饵料,特别是对水蚯蚓有很强的嗜食性,这主要是水蚯蚓的色泽、气味、生物电有较强的诱食力,且运动缓慢便于稚鱼捕食。稚鱼期是鱼苗由内营养到外营养的转变期,刚开口的鱼苗觅食能力较差,消化系统的发育还未完善,对水质、水温的变化敏感,特别是水温对稚鱼的消化有较大影响。 2、开口饵料的准备。鱼苗进入稚鱼期就要开口摄食了,因此准备好开口饵料是稚鱼培育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中华鲟的开口饵料主要为水蚯蚓、水蚤、摇蚊幼虫、宙虫等活饵料,其中水蚯蚓具有来源广,便于大量贮存的优点,一般作为稚、幼鲟培育的主要饵料,以下着重介绍水蚯蚓的暂养方法。 在野外采集的水蚯蚓一般都带有大量的污物和杂质,因此需要流水冲洗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较好,同时为了储备足够的饵料,也需要暂养水蚯蚓。暂养的条件是充足的流水和合适的水深。水蚯蚓成团聚集,耗氧率较高,当流水不足时,表面的仍然存活,而底部往往已经死亡了。水蚯蚓暂养池(或容器)的水深不宜过深,因为水蚯蚓是利用尾部在水面的不停摆动来进行气体交换。水蚯蚓暂养池要尽量保证水交换均匀,无死角,一般为长条形池较好,池深10~15cm,水深5~10cm即可。暂养池在室外时要搭遮阳网,因暂养水温过高水蚯蚓的存活率降低。 用来饲养稚鲟的水蚯蚓至少要经过3-4天的暂养,充分排掉体内外的污物,使用时用表层的鲜活水蚯蚓,去除底层的污泥和死亡个体,投喂的水蚯蚓要尽量干净。为了防病,投喂前最好能用5-10g/m3的
呋喃唑酮溶液浸泡冲洗,杀菌消毒。 3、稚鱼的培育及管理。开口摄食即是仔鱼过渡到稚鱼的标志,此时鱼苗一般12-13日龄(约水温20℃),全长30~31.5mm。用放大镜或肉眼即可观察到,鱼苗的卵黄囊几近消耗完,消化系统基本发育完善,肛门前的黑色素栓(胎粪)也已基本排完,已开始排出黄色的脂肪,仔鱼将由内源营养阶段转化为外源营养阶段,需要摄取外界食物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影响这个阶段存活率的关键就是投饲。 中华鲟的开口饵料可以以水蚯蚓为主,水蚤和丰年虫为辅。虽然一开口的中华鲟就能摄食整条的水丝蚓和颤蚓,但为了帮助消化,将水蚯蚓切断成1-2mm长的小段为宜。开始水蚯蚓的投饲率不能过高,目的是观察鱼苗的食欲和开口鱼的比例,并让其熟悉水蚯蚓的气味。投饲的最初两天,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早晚各一次,日投饲量为鱼苗总重的10%-20%。每次投喂时应把切碎的水蚯蚓加水,搅拌均匀后,泼洒到鱼苗集中的地方,投饲时可将流水和增氧泵关闭30分钟,以免饵料冲走或聚集成团。 水蚤或丰年虫可每天添加一次,静水养殖时,为了加快稚鱼对水蚤的摄食速度,可将其闷昏,使其沉入水底,便于鱼苗摄食。流水养殖时则可投鲜活水蚤。从第三天起至全长6cm的稚鱼,每日水蚯蚓的投喂次数可增加到3—4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0%-30%,水蚤和丰年虫可每天添加1-2次。 稚鱼期的投喂量应随着水温的高低而调整,水温高可略多投,水温低可少投,如开口期水温在21-23℃,渡过了前三天的试投喂后,日投饲率可逐渐由18%增至30%;如水温仅18-20℃,日投饲率15%-25%即可。如果养殖水温昼夜温差变化大,则白天温度高时可略多投,晚上温度低时少投。 通过观察鱼苗摄食速度也可估计水蚯蚓的投喂量是否合适。一般在投喂后30分钟内鱼群吃完为宜;如果超过30分钟仍吃不完,则投饲偏多;如果5-10分钟内很快吃完则投饲不足,应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投喂量。 鱼苗生长至全长5cm以上后,水蚯蚓可切得稍大些,至鱼苗全长6cm以上后,水蚯蚓就不用切断了。此时鱼苗腹部皮肤已经长厚,鱼苗可在水泥收光的池中养殖。除了投饲外,每天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清污,每日应清污1—2次,分别在上、下午投饲前。还要注意保持池底的清洁,防止鱼病的发生。 静水养殖条件下,全长3-5cm的稚鱼放养密度为150-250尾/m2,流水条件下为500—700尾/m2。三、幼鱼培育 (一)流水培育 1、培育池 培育池有圆形、长方形和环道等,但以圆形为最佳。面积以40~100m2为宜,水深40~80cm,便于操作管理。应有良好的进水和排水系统,以保证池水不断更新。利用草,
鲢鱼的孵化、暂养设备来培育幼鱼也是可行的。 2、饲养譬理措施幼鱼培育主要抓好饵料和水质两个中心环节。幼鱼的主要饵料是水生寡毛类、枝角类和小虾。应根据鱼的大小投喂不同的饵料。在幼鱼全长50—150mm时宜投喂水生寡毛类,如颤蚓;水丝蚓,尾鳃蚓等,在无水生寡毛类时可投喂播蚊幼虫。幼鱼全长150mm以上时,可以加喂小虾和丰年虫等。在投喂水生寡毛类或摇蚊幼虫时,应定时,定质,定量。一昼夜应投饵四次,由于幼鱼在夜间亦摄食,因此夜间亦应投饵一次。投饵时间以每天8时,14时,18时、24时前后较为合适。饵料要保持鲜活,已死的水蚯蚓不能用来喂鱼。 在投喂以前要用孔
雀石绿溶液浸洗消毒,然后分散洒入池中。幼鱼的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15%左右,但每次所投数量要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决定,以幼鱼能在2小时内吃完为合适。由于幼鱼不断成长,而且水温,溶氧量、日照等因素对幼鱼的摄食有影响,因此投饵量要经常调整。合理投饵是保持池水清洁的重要条件,过多的投饵,极易造成水质恶化,引起鱼病,故应注意。 枝角类,小虾和丰年虫的投喂方法比较简单,每隔数日投喂一次,保持池中有较大的活饵料密度即可。但要注意不能将已死亡的个体投入池内,因为幼鱼不摄食已死亡的饵料.因此,在捞取和运送活饵料时密度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久,避免活饵料死亡。保持水质清新是幼鱼培育的中心环节之一。由于幼鱼的放养密度很大,排泄物多,水质易于恶化,因此应有经常的新鲜水流进入。进水量的多少根据鱼的数量和鱼池面积而定,也和水源的含氧量有关。一般来说,应使池水每12h交换一次,含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较为合适。除有不断的水流交换外,每天还应将池底之残饵、污物用橡皮管吸去。聚集于圆形池中心排水孔附近的污物也要排放出池外。每隔7—10d清洗池子一次,将池底、池壁的沉淀物彻底洗刷干净。此时幼鱼可暂时转入其他池中。为了预防鱼病的发生,要经常用漂
白粉、
高锰酸钾等对水源和池水进行消毒。 3、放养密度 幼鱼的放养密度和它的规格有关,在培育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分养,否则容易造成死亡。放养量的多少取决于鱼池面积,因为中华鲟幼鱼是底栖性的,仅利用水的底层,池水的深浅对放养量影响不大。全长7cm以上的幼鲟,体表的五列骨板已达到尾柄基部,已基本具备了成鱼的体型。进入幼鱼期的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投饲率及日投喂次数仍与稚鱼相仿,须注意的是要将常常聚团的水蚯蚓打散,便于幼鱼摄食。静水养殖时这个阶段由于日投饲量大,鱼的新陈代谢旺盛,水质极易浑浊,应加强水质的监测,及时更换新水。幼鱼阶段的鱼种在适温条件下生长迅速,养殖过程中应逐渐稀疏密度,全长7~10cm的幼鲟静水养殖放养密度为120~150尾/m2,流水池为200~300尾/m2。在投饲充足、水温22~18℃范围条件下,从刚孵出仔鱼到全长10cm左右,体重5g左右的幼鱼培育时间为48~58天。 在以水蚯蚓为主要饲料,水温23~18℃范围,微流水养殖条件下,从仔鱼至幼鱼培育的养殖技术指标见表1。表1 中华鲟仔、稚、幼鱼的养殖技术指标发育阶段全长/cm体重/g饲料投饵率/%密度/(尾/m2)存活率/%养殖天数仔鱼1.25~3.050.033~0.098-800~10009511~14稚鱼3.05~7.000.098~1.50碎水蚯蚓18~30300~5009016~18幼鱼7.0~10.01.50~4.50水蚯蚓18~30150~2009818~20(二)静水培育 1、培育池 幼鱼培育池的环境优劣与幼鱼培育的成败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根据幼鱼的生态特性与生产要求来修建培育弛。一般以面积1—3亩,水深1—2m为宜。池底平坦,少淤泥,无水草丛生,不渗漏。位置要靠近水中溶氧量高的水源处,排注方便,周围环境要安静。培育池的清整宜在幼鱼放养前一个多月进行。 首先要平整池底,填好漏洞,清除高等植物及石子,瓦片等,然后用生
石灰清塘(每亩用量125—175kg),以杀灭多种有害生物和青泥苔。 清塘后2—3d施基肥,每亩可施750—1000kg人粪或1000—1250kg猪粪,最好是人、畜粪混合使用。 施肥后2—3d注水,水位为66—133cm。半个月后,池中水生生物逐渐繁殖起来,此时即可进行第二次注水和施追肥。水位加深至100—200cm,施肥量为500kg左右(根据水质而定),使池中生物充分繁殖。如池中生物量不足,在一星期后再施一次肥。 2、幼鱼的放养幼鱼下池的规格,一般在50—70mm左右。下池时要注意池水溶氧量的变化。在鱼池施肥后的一个星期内,池水溶氧量会急剧下降,此后逐渐回升。因此幼鱼下池应在最后一次施肥半个月后才能进行。在下池前一、二天要测定池水溶氧量的昼夜变化,其最低值(黎明时的溶氧量)在4mg/L以上时,方能认为正常。否则应注入新水,直到池水含氧量达到上述指标后才可放鱼。幼鱼放养量宜少不宜多,每亩1000尾左右较为合适。 由于施肥和注水,池中容易生长青苔和水草,因此要在池中搭放500g左右的草鱼,每亩3—5尾。其他鱼类如花白鲢,鲤、
鲫鱼等都不能搭配。 3、培育管理措施幼鱼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始终以摄食水蚯蚓和摇蚊幼虫为主,当这些饵料不足时,幼鱼便上升到中上层池边,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据实验,全长60mm的幼鱼,在水温6—9.5℃时,昼夜能摄食112—153个低额蚤,消化情况良好,但其摄食量与低额蚤的密度有关。 为保证培育期间幼鱼有足够的饵料,可以根据情况追肥。肥料可用无机肥和有机肥。 在施用有机肥时,由于会使水中溶氧量下降,因此要坚持量少、次多的原则,一次施肥量最好不超过50kg/亩,使水质不致过于肥沃。 由于幼鱼不断成长,枝角类和桡足类个体太小,逐渐不能满足幼鱼摄食需要,因此应即时补充投喂水蚯蚓,其数量可视饵料供应情况而定,一般每隔lOd每亩鱼池投喂1.5—2.5kg较为合适。培育过程中取经常测定水中溶氧量,如果溶氧量低于4mg/L时,应视为水质过肥,立即注入新水。 因为中华鲟幼鱼的窒息点较高,容易泛池死亡,必须加强早晚的巡塘工作。培育过程中要作好鱼病和敌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翠鸟危害十分严重,必须消灭。池边杂草及池底青苔应当及时清除。 3、成长度 静水池塘培育幼鱼,其成长度比流水池慢得多。据黄德祥报道,幼鱼平均每天全长增长0.156cm,体重增长0.23g,自4月20日至5月16日的26d中,幼鱼平均每天全长增长0.125cm,体重每天增加0.52g。而同期流水培育的幼鱼,在这两个阶段中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量都大大超过静水培育。(三)苗种培育日常管理 1、水温 水温对幼鱼培育影响很大。水温高低会影响幼鱼的生长。在进行流水培育时,水温低,幼鱼生长慢,摄食量下降,可以相应减少投饵量。水温低,幼鱼耗氧量下降,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中华鲟的苗种培育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我国华中地区,一般11月上旬就开始有寒流并伴随大幅度降温,此时鱼苗越小,降温对鱼苗的影响越大。如果采用地表水或静水养殖方式,就应注意天气变化,在水温下降到17℃时启用加温设施,并注意保持每日换水时蓄水池与养殖池中的水温基本一致,避免波动过大。采用地下水的流水养殖则应注意保温,适当加大供水量。 稚鱼和幼鱼对水流敏感,喜欢顶水,为避免鱼苗过度顶
水消耗能量,稚、幼鱼阶段的供水以流量大、流速小为宜,采用笛式管多点供水可以达到这一目的。为方便集污、清污,各池可设能使池水产生一个切向流动的冲污管,每天清污前定时开、闭。 2、光照 光照对幼鱼培育无直接影响,但在流水培育时,强烈光照舍使水温升高,造成幼鱼死亡,因此在露天的水池中应避免强光照射,在静水培育中,适当的光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繁殖,但强烈光照会使水温上升,对幼鱼不利,要加深池水。 3、水中溶氧量水中溶氧量是鱼类生存的必需条件,中华鲟幼鱼对水中溶氧量要求较高,流水培育池要求在5mg/L以上,静水池塘要求在4mg/L以上。肥沃的水质,溶氧量有明显的昼夜变化,不适于用作水源。 4、水的透明度池水透明度对幼鱼无直接影响,但会影响浮游植物的繁殖,因而对幼鱼有间接影响d,施肥后由于浮游植物繁殖而造成的透明度降低是正常现象,但由于池水浑浊而造成的透明度降低则应避免。在流水培育时,应选用透明度大的水源。 5、水中营养盐在静水培育时,池水中的营养盐类,如氮、磷、钾、钙的盐类,对浮游植物的繁殖是不可少的。由于施肥而造成这些盐类的适度
积聚,对幼鱼的生存无不良影响。 6、水生动物 在静水培育中,由于施肥,池中水生动物十分丰富。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作为幼鱼的饵料,如枝角类,桡足类(其数量可达每升1100个,生物量可达350mg/L),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等,为幼鱼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原生动物,轮虫类不能直接被幼鱼利用,但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对幼鱼有利。小虾在幼鱼培育的后期可以作为饵料。螺类,蚌类、小型野杂鱼在池中大量繁殖与幼鱼争夺饵料和
氧气,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应当清除。 7、水生植物 在静水培育中,水生植物十分丰富,主要是浮游植物。由于它们是枝角类的饵料,因此对幼鱼有利。但由丝状绿藻所组成的青苔和水网藻对幼鱼有极大危害,尤其在有其他水草生长肘危害性更大,幼鱼往往被缠裹死亡,必须加强清除。 8、注意观察鱼群。中华鲟生性活跃,一生均不停止游动,其游泳的动力来源于尾鳍的不停摆动。因此健康的鱼尾部始终在摆动。一旦发现中华鲟的尾部不摆动,卧于池底不动,应及时查找原因,检查是否发生缺氧或鱼病等。在发生缺氧的情况下,中华鲟并不像
鲤鱼、鲢鱼等有明显的“浮头”行为,而仍然在池底或水中层缓缓游动,严重时行为呆滞或不动。中华鲟是典型的底栖性鱼类,从仔鱼阶段进入底栖生活后,—生均紧贴池底或池壁游动。一旦发现稚、幼鲟上浮到水体的中、表层游动,则表明鱼群不正常,有可能水质变坏、密度过大、发生鱼病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观察到鱼群的个体差异较大,生长参差不齐,有的小鱼尾尖缺失,则表明投饲不足,应增加投喂量。 9、控制适宜的养殖密度。中华鲟生长快,养殖过程中应随着鱼的生长及时稀疏养殖的密度。不同的水质,不同的水量,不同的池形,不同的水温等其养殖密度都是不同的,应灵活掌握,不能硬套。一般来说,水质好,供水量大,密度可高些;面积较大、水位较深的池子比面积较小、水位较浅的池子密度可高些;水温低时比水温高时密度可高些。四、仔、幼鱼的运输 仔鱼由于腹部容易擦破,运输宜用尼龙袋或光滑的水桶装贮。幼鱼除用尼龙袋和水桶外,尚可利用帆布鱼篓运输。 1、尼龙袋运输尼龙袋适于长途装运仔鱼和幼鱼。可以用汽车,火车、飞机等运输,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尼龙袋容积小,装水量少,鱼的密度大,因此应尽量选用清洁的水。装水、量一般为尼龙袋容积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袋长70cm,总容水量20kg的尼龙袋,运输时间在12h内;其运输密度见表2。表2 中华鲟仔、幼鱼尼龙袋装运的运输密度鱼的全长(mm)鱼的体重(g)运输密度(尾/袋)运输时的水温(℃)33~350.2200018210~23030~501020300~35080~1202~325488~500425~450120 为仔、幼鱼预先准备的水池,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仔,幼鱼运抵目的地后,应首先测量水温。如果尼龙袋和预备的水池其水温相差不大,可立即将鱼暂养于水池中。如果永温相差大于5℃则必须逐渐减少差别。鲟鱼对温度变化尤其是水温上升十分敏感,在解袋时应当注意。 在解袋时,有的鱼可能因袋内
二氧化碳过多而发生
昏迷仰卧,但只要在溶氧较高、水温适宜的良好环境下,鱼仍会很快恢复正常。因此在解袋后鱼应在小型水池中暂养,以便观察情况,待恢复正常后,才能放入鱼池、水库等养殖水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