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代蛋种鸡育雏阶段抗体管理要点
-----
雏鸡因免疫机能不健全,抗病力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虽然母源抗体对部分病毒有暂时的抵抗作用,但当母源抗体衰减或消失后,雏鸡就需要被动免疫来获得均匀有效抗体以抵御疾病,因此,通过人为创造条件与鸡群自身免疫力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鸡群的保护屏障—— 均匀有效的抗体,是抵御疾病和保证鸡群健康的核心,更是保证父母代蛋种鸡群顺利达到产蛋高峰的重要保障,贯穿着整个高产管理的始终。1、抗体管理的总原则使均匀有效抗体“产生快、下降慢”。2 建立均匀有效抗体的不同阶段管理重点2.1 母源抗体保护期和启动免疫期(0~3周龄)2.1.1 原则 保证母源抗体维持时间长,尽量减少环境中野毒的中和;2~3周龄快速启动免疫系统。2.1.2 措施2.1.2.1 母源抗体保护期(1周龄) 雏鸡经过了21d的孵化,破壳而出,虽然其从母体中获得了对部分疾病的抵抗力,但对有些细菌、病毒仍没有抵御能力。因此,进雏后一方面需要注意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和隔离制度,实行封场和封栋式管理,防止人员和物品进出,避免交叉感染;另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温度稳定和通风合理,避免条件性疾病的发生,这样可达到维持较长时间的母源抗体、减少环境中野毒的中和、缓解感染压力的目的,从而实现母源抗体“下降慢”的目标。如1日龄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饲养员需要注意:① 加强进雏前鸡舍的冲洗、消毒与进雏后鸡舍内外环境的控制,减少舍内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含量;② 免疫后24h内不可进行带鸡消毒; 加强2周以内雏鸡的饲养管理,保持温度稳定,减少温度、湿度忽高忽低对鸡群的应激;预防鸡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等条件性疾病的发生,防止霉菌毒素中毒,上述疾病的发生会破坏呼吸道粘膜屏障或造成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2.1.1.2 启动免疫期(2~3周龄) 在育雏的2~3周龄内,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逐渐消退,且雏鸡本身的免疫应答还没有足够完善及没有免疫淋巴器官作为防线,因此可以将此期称为“零抗体”期。此阶段的免疫次数多且集中,各种免疫应激因素多,为了减小应激因素,保证雏鸡正常生长,饲养过程要配合免疫做好以下内容:①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消毒,提高鸡舍内外卫生标准,有效降低舍内病菌、病毒的含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减少各种免疫因素对鸡群的应激,减少各种条件性疾病的发生。如要确保免疫的成功,需保证免疫部位(眼、气管、消化道等)的完整性,例如在通风量过小或通风不匀时易出现烂眼症状,此时点眼就会影响免疫效果;② 消除各种引起免疫失败的不利因素,如弱毒苗免疫不消毒、出现漏免现象等,保证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如第一天免疫Ma5+4/91,弱毒苗免疫24h内不能带鸡消毒,使用的料盘和水罐都应提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
消毒药残留。饲养员要配合免疫人员,检查是否有漏免鸡只,传染性法氏囊饮水免疫要观察鸡群饮水速度、水罐有无漏水的、有无跑鸡或卡腿鸡等。2.1.3 抗体标准4周龄抗体:禽流感H N 亚型Re一4、Re一5株使用血凝抑制方法测定抗体效价在2个滴度以上;鸡新城疫病毒(ND)、禽流感病毒H使用血凝抑制方法测定抗体效价在3个滴度以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在ELISA方法测定抗体滴度在4000以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10El龄琼脂扩散方法测定IBD阳性率8O%。2.2 加强免疫期(4~6周)2.2.1 原则 快速应答,快速产生均匀有效抗体;抗体平稳下降,减少环境中野毒的中和。2.2.2 采取措施进入第4周龄,雏鸡的免疫器官基本发育成熟,能够很好地产生免疫应答,该阶段在启动免疫的前提下,应加强对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的免疫,以确保产生良好、持久的抗体。同时要重点关注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等疾病的发生。传染性喉炎的预防和控制策略:① 免前鸡群要健康,无呼吸道症状,采食、精神均正常;② 新城疫抗体要正常,否则不能进行免疫;⑧ 采用点眼免疫,最好点左眼,对出现眼睛腐烂的鸡只,为保证免疫效果可使用涂肛的免疫方法;④ 免疫后需加强饲养管理,尤其关注通风管理,加大通风量,减小免疫反应;⑤ 免疫前3d可投抗应激药,以预防免疫反应控制
结膜炎。3 小结父母代蛋种鸡育雏阶段抗体管理人为分为三个时期:母抗保护期、启动免疫期(0-3周)和加强免疫期(4~6周)。在不同的时期,我们需要做好环境的消毒及人员和物品的隔离,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均衡,减小应激因素,这样免疫后鸡群才能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并且抗体呈现“升得快、下降慢”的趋势,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