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的几点看法
-----
2009年11月10日,河北省石家庄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雪,河南、山东、江苏以及安徽等地也陆续普降大雪,受此影响,各地气温明显大幅下降。在蛋鸡养殖中普遍存在不明原因减蛋和采食下降的现象,临床解剖病变不明显,出现缩头、闭目,没有精神,倒冠、苍白,吃料、喝水不积极,不吃不喝的占1%~1.5%,兽医工作者和技术专家对此说法不一,一时间众说纷纭。笔者现将各地区的调查情况做一分析,希望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能有所借鉴,以便对症下药,及时提升产蛋率,尽量减少损失。 1发病原因分析 1.1疾病因素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引起,家禽中鸡、火鸡、鸭较常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交替、冬春交替气温变化大时。由于我国养殖场卫生条件较差,消毒不严密,流感病毒普遍存在,病毒伺机入侵,造成隐性感染,如果条件适宜,就可能造成该病的发生。产蛋鸡感染后,产蛋2~3天开始下降,7~14天可下降5%~10%,严重的鸡可停止产蛋,持续1~5周产蛋开始上升,但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一般经1~2个月逐渐恢复到85%~90%的水平,发生该病时,主要是除产蛋率下降外,还可见蛋壳褪色、薄壳蛋增多,软壳蛋、畸形蛋占产蛋总量的4%~5%。而且还表现受精率下降和弱雏的增加。该情况在安徽、河北等养殖蛋鸡比较集中的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1.2 应激因素 大家都知道,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温度过低,特别是初冬时,寒流突至,鸡群受冷风刺激引起换羽,进而停产。另外,一天之内的温差不应超过8℃,否则也会影响鸡群产蛋量的变化。由于2009年各地普降大雪,气温骤降,大部分养殖户鸡舍内没有及时做好防温保暖工作;甚至个别造成断水断电甚至严重塌棚情况以及因疫苗反应和抓鸡注射等应激而引起产蛋下降。由应激引起的产蛋下降,畸形蛋以软壳蛋为主,大多能短时间内恢复。这种现象在降雪严重的几个地区比较普遍。 1.3 饲料因素 能量比例不当,能量是调节鸡群采食量及产蛋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鸡群对能量的需要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变化,因而对于蛋鸡不同饲养阶段及不同季节,需要合理搭配日粮,保证其能量需要,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蛋白质的缺乏, 配料时经常更换原料品种,使用蛋白质水分含量过高,导致
氨基酸、蛋白质的缺乏,而引起产蛋率下降。由此情况引起的所产蛋普遍变小,畸形蛋较少。 2 防制措施 2.1 合理防病、治病 当发生温和性禽流感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在采取治疗时应及时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现在普遍采用抗病毒药物如
黄芪多糖、金丝
桃素等敏感药物,结合
双黄连、荆防解毒散、黄连解毒散、清瘟解毒散等
中成药治疗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及时控制病情。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病毒西药会对生殖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所以在使用时不能
盲目加大使用量和随意增加使用时间,在中成药的使用上应适当加大2~4倍,而且要用足疗程,才能真正做到因病施治、药到病除的效果。 2.2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情况的发生 对近期大雪引起的降温,雪灾引起的断水、断电以及疫苗反应和抓鸡引起的应激反应等要区别对待。寒冷的冬季在日粮中添加0.5%~1.0%的
辣椒粉,以使鸡增热,提供抗寒能力,同时增加供暖,对室内温度低于10℃,要及时采取加温保暖措施,最好维持在15℃~25℃;对断水断电,疫苗反应和抓鸡引起的应激,要适当补充多维、电解质,并供给温水,注意饮水卫生,在饲料中添加0.5%~1.5%小苏打,可提高蛋壳强度,以利于短期产蛋率的回升。 2.3 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 蛋鸡在产蛋期间,代谢机能旺盛,营养物质既要维持鸡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又要满足生产所需,此时应提供营养全面、质量高、适口性好的配合饲料,增加喂料次数。在产蛋率达90% 时,喂给含蛋白质19% 的日粮。当产蛋率开始下降时,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要推迟一周再降低。同时,还应适当提高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特别要注意钙、磷的添加比例。 另外,如果日粮中营养成分发生变化或质量有问题,如日粮中的原料种类突然改变、饲料搅拌不均、饲料发霉变质、更换鱼粉或酵母粉、
食盐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将熟豆饼换为生豆饼、饲料中忘记加盐等,都会降低鸡的采食量或引起消化不良,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