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主要病毒病的防控建议
-----
家禽免疫的一般原则 1.1根据不同畜禽种类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季节和当地流行疾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1.2 根据当地流行毒株,选择相对应的血清型的疫苗株进行免疫; 1.3 多日龄多批次的鸡场,应以鸡新城疫和禽流感为免疫中心; 1.4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多发的疾病,要进行多次加强免疫,细菌性疾病起码要免疫两次以上方能奏效; 1.5.疫苗必须保证安全、有效、足量,做到冻链运输、分批稀释、尽快用完。 1.6. 防止疫苗污染外源性病毒,所有活苗一定要确保使用SPF胚蛋生产。 1.7 免疫时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死活疫苗结合能提高免疫效果。 2家禽主要病毒病的免疫防控措施 2.1马立克氏病 2.1.1饲养期超过70日龄的鸡必须用CVI988液氮苗,50~70日龄上市的快速型三黄鸡一定要接种马立克氏苗,建议快大鸡也免疫接种; 2.1.2 尽早免疫、避免早期感染。孵化房要远离鸡舍。 2.2鸡新城疫 2.2.1非典型新城疫是产蛋下降的重要原因。 2.2.2 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有多种基因型,近年来分离株多为基因
Ⅶ型,而Ⅰ系属于基因Ⅲ型,Lasota为基因Ⅱ型。建议在多日龄多批次鸡场大胆使用Ⅰ系苗。 2.2.3 35日龄的鸡尽管使用过灭活苗和活苗,但新城疫病毒HI抗体一般不高。注意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2.2.4.开产前用灭活苗免疫接种,尽管HI抗体滴度比较高,但开产后每隔2~3个月要用活苗免疫一次,以增强黏膜免疫作用。 2.2.5HI抗体在24时可不出现死亡现象,28以上才不减蛋,212以上鸡才不易感染。建议种鸡场新城疫、H9禽流感抗体检测24孔,H5禽流感、减蛋综合征检测到12孔。 2.2.6 开产后要每月对每群鸡进行抗体监测,每群抽检16只鸡,如果有3只鸡的HI抗体在27以下(含27),应加强免疫。一般在36~38周龄用优质灭活苗(0.3毫升/只)补免。 2.3传染性法氏囊病 2.3.1母源抗体能够严重干扰早期疫苗的免疫效果。 2.3.2 建议使用中等偏强的疫苗株在10~12日龄免疫,或用中等毒力的疫苗株分别在10日龄和18日龄各免疫一次。 2.3.3 种鸡在8周龄用活苗免疫一次。不建议种鸡开产前用灭活苗免疫,否则高母源抗体会引起后代免疫困难。 2.4传染性支气管炎 2.4.1有非常多的血清型,分5个不同类群和5个临床型,相互之间很少或没有交叉保护。有人粗分为M型株和类491株,目前国内491株为主要的流行株。 2.4.2 M株和类491型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可增大免疫谱,15天前最好进行过两次活苗一次死苗的免疫。 研究表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中国大陆至少存在6个基因型,类OX基因型和类4/91基因型是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基因型,在很多省市都能分离到,且所有分离株与国内所用疫苗毒亲缘关系较远,应根据本地的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IB序列分析显示,多钟基因型毒株流行,分离毒株的S1基因HVRI碱基的突变或插入比较普遍,绝大部分毒株与目前常用的Mass型疫苗株的亲缘关系较远。同一时期的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但无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CHVI基因型与其它基因型表现很远的进化关系,与其它分离株的同源性很低,
氨基酸同源性仅有57%~62%。新基因型毒株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密切跟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情况,给疫苗的选择和研制提供指导。 建议种鸡在开产前除免疫新-支-减商品疫苗外,最好能增加一针用本地分离株做成的灭活苗,开产后每隔2~3个月用新-支-苗免疫一次。高抗体可保护雏鸡15天内免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攻击,减少假母鸡的发生。 2.5禽流感 2.5.1.鹅鸭流感不易控制,建议生产水禽专用疫苗; 2.5.2 变异毒株不断产生,增加了防控难度。抗体水平很高,但仍然发病或用当地分离毒株检测HI抗体很高,而用标准抗原检测却抗体滴度很低,应考虑变异毒株的存在,如抗体水平较低而发病,应检查其免疫程序或疫苗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2.5.3变异株不断产生,要实时监控; 2.5.4 一般HI抗体, 25可不出现死亡现象,要27以上才能不减蛋(变异毒株HI监测无意义); 2.5.5 Re-5加Re-4有较广的免疫谱,但因病毒不断变异,有时效果也不理想; 2.5.6 种鸡到开产前至少要进行4次灭活苗接种; 2.5.7 H9种毒要使用2007年后的流行毒株; 2.5.8 H9将成为家禽常见病,在15~40天的肉鸡、产蛋鸡和水禽中流行。 2.6传染性喉气管炎 2.6.1冬春季节暴发,呈地区流行性。 2.6.2从未发生过此病的鸡场可暂不免疫,一旦发生则要连续使用疫苗,肉鸡一般在35日龄左右免疫,种鸡80天左右加强免疫一次。此疫苗一般有免疫反应,首次可用0.5~1头份,免疫后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继发感染。 2.7呼肠孤(REO)病毒感染 2.7.1呼吸道肠道孤儿病毒。1957年首次确认,双股RNA病毒。 2.7.2禽类重要病原之一,对养禽业具有重要经济学意义。2.7.3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主要流行于鸡、火鸡,番鸭也有报道。 2.7.4 国内流行情况: (1)在全国各地分离到多个毒株。 (2)鸡群感染很普遍,最高达98%,包括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日龄和不同用途的鸡,包括祖代鸡场和父母代鸡场。 (3)正常免疫抗体检测,ELISA滴度通常在2000~10000之间,近两年常可在大量鸡群中看到抗体滴度达到20000至30000~50000,显示已有感染。 (4)可在已免疫过Reo疫苗的鸡场中分离到Reo野毒。 (5)引起的相关病症
吸收不良综合征、矮小和生长迟缓综合征、直升飞机征、股骨头坏死、脆骨病、腱鞘炎、中枢神经症状、免疫抑制对其它病原易感性(尤其对CAV、ND、大肠杆菌),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报酬低,屠宰废弃率增高。 2.7.5快大种鸡必须接种疫苗,未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但抗体异常,临床发现商品肉鸡僵鸡多羽毛松乱,偶见关节病变。应考虑此病的存在。 2.7.6此病是免疫抑制病,继发病会多,产蛋达不到高峰,高峰维持时间也短。 2.7.7经典的免疫程序是、8天、8周分别用活苗肌注,开产前灭活苗接种。 2.8传染性鼻炎 此病在鸡场一旦发生,会反复发作,不易根除。 经典的免疫程序分别在5周龄和15周龄接种灭活苗,如效果不佳,可在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