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
本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中雏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
腹泻、颤抖、胸腿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串血和法氏囊肿太出血为特征。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快等特点,同时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和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该病毒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强(如耐酸、耐热),但酸类、硫柳汞、福尔马林、氯化铵等可将其杀灭。’(1)流行特点以3?8周龄雏鸡最易感,但10日龄以下雏鸣及产蛋鸡也可发病;仅发生于鸡,但近年来有鹅发生本病的报道。病毒进入感染鸡的法氏P皱襞上皮进入组织,使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消失,不能_生卩细胞而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6月份为发病高峰,鸡群感染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一般为5%?.20%,有的可达90%。'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被污染的伺料、饮水、垫料、尘埃、用具、车辆、人员、衣服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近年来,出现了超强毒株和变异株。,成为本病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2?3天,鸡群常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全群,精神委顿,食欲减少至废绝,羽毛逆立,常蹲之一隅,排白色水样稀粪,黏污肛门处羽毛;有的病鸡琢肛门;病鸡在感染后第三天开始死亡,5?7天达死亡高峰,而后经1周左右康复。,(3)病理变化死亡病鸡多尸体
脱水;胸腹肌、腿肌有斑点状或条纹状出血;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感染后第2?3天法氏囊肿大1.5?3倍,浆膜有胶冻状渗出物覆盖,囊内有果
酱样或干
酪样物,第四天重量增加1倍,第五天恢复正常重量,以后迅速萎缩,至第八天,只有原来重量的1/3;法氏囊常有坏死灶,浆膜黏膜均可有出血斑点,肾苍白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尿酸盐;腺胃黏膜
水肿、潮红或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黏膜可见到带状出血。(4)卖验室诊断根据流行_特点、临床症状,结合病理变化一般可做出诊断。实验室诊断方法有两种:^是鸡胚接种,取病鸡法氏囊和脾脏,研磨后取上清液接种来自易感群的9?10日龄的鸡胚,经3?7天后死亡,鸡胚腹部水肿、浑身是血。二是用已知抗血清来做疑似病料的琼扩试验来确定。(5)鉴别诊断①与新城疫的区别本病常与新城疫并发,也可在本病发生后不久即继发新城疫,造成鸡群大批死亡。主要区别在于新城疫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呼吸道及肺常有病变,而传染性法氏囊病则不然。新城疫病鸡的胸部、腿部肌肉出血及法氏囊的炎症变化,不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明显。②磺胺类药物中毒胸部、腿部肌肉出血,骨髓黄染,—109—有用药史,停药则病情好转或停息。③住白细胞虫病鸡冠苍白,精神沉郁,内脏器官如肾脏出血,'胸肌、心肌等部位有小白色结节或血肿,脂肪上有小的血肿。④鸡贫血因子多发生于1?3周内的雏鸡,病
鸡精神沉郁、骨髓黄染,.翅膀或腹部皮下出血,故又称蓝翅病。胸腺、法氏囊萎缩。⑤鸡包涵体肝炎多发生于5?7周龄的肉仔鸡,病鸡精神不振、贫血、骨髓黄染,肝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腿部肌肉有出血斑;而传染性法氏囊的肝脏颜色深暗,不出血,且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且多有出血及炎性渗出物变化。⑥
痛风可发生于各个日龄的鸡群,?除肾脏表面有尿酸盐沉积外,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也有尿酸盐沉积。(6)防控要点①认真落实常规的隔*、检疫和卫生消毒措施,认真落实病死鸡尸体及其污染物、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措施。②免疫接种。集约养鸡场应做母源抗体测定,以确定最佳的首免日龄。一般鸡场可在14?16日龄时用中等毒力弱毒苗(如CH8。)免疫一次即可(饮水、滴鼻均可);污染重的或母源抗体不齐的鸡场,应采用活苗两次免疫,首免10?12日龄,二免16?18日龄,可选用法倍灵、MB43等;对污染特别严重的鸡场则应在7日齡前后用组织灭活苗(油苗)免疫(颈部皮下或胸肌浅层注射)。种鸡或蛋鸡应在18?20周龄和40?42周龄注射灭活苗,以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③紧急防治。对发病鸡群,用法氏囊高免疫抗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接种注射,具有良好疗效,且可迅速控制病的流行。与此同时,让鸡群服用5%
葡萄糖水,有助于病鸡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