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鸡 > 养鸡问答 > 正文
养鸡疾病免费问答:雏鸡卵黄囊感染的病因是怎样的?
细菌病 更新:2017/2/2 字体:
雏鸡卵黄囊感染的病因是怎样的?
-----
本病病因较为复杂,雏鸡卵黄囊感染一般与种鸡管理不良,鸡舍污秽,种蛋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当等情况有关,其中主要有大肠埃希氏杆菌,还有沙门氏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其传播的途径多为种蛋内带菌,种蛋外源性污染,孵化过程中和出壳时遭受感染等致病。雏鸡孵化19~21日龄时开始破壳,脐带开始愈合,此时很容易感染脐部引发卵黄囊炎和脐炎。孵化温度过低或湿度过高,蛋黄吸收缓慢,胚胎体况差,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则有利于细菌感染而发生此病。孵化后期,温、湿度不适宜,通风不良,病原菌侵入引起脐炎。环境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禽舍内卫生条件差,病原菌大量存在,种蛋产下后即受到污染。孵化器、孵化室以及孵化用具等消毒不严格,存在病原菌,诱发本病的发生。垂直感染也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种鸡已经感染了某些病原菌,产蛋时直接将病原菌传到种蛋的蛋黄内。日常管理不当也是引发本病的原因。照蛋及落盘时,蛋受孵化机外较低温度的影响,其内容物收缩形成负压,使病原微生物易于进入蛋内血造成感染。孵化厂在孵化过程中,出雏机内温度低,通常可引起脐炎。当雏鸡开始啄壳,卵黄囊整个被拉进体腔时,若环境湿度较低,则会引起胚外膜干燥及其与壳膜粘连,使进入脐眼的卵黄囊上粘有一些壳膜。壳膜主要由角蛋白构成,不受雏鸡体内分解代谢的影响,可一直保持下去。这种残留物能刺激鸡雏有关组织失去活性,进而使卵黄囊受到感染。
相关文章
 2016全国各地执业兽医资格申请授予公告汇总
 201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
 2013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2016年执业兽医考试合格分数线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