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综合辅导
临床资料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
猪病发病阶段:为什么有时酶制剂的效果不明显?
消化道 更新:2017/2/12 字体:
为什么有时酶制剂的效果不明显?
-----
除了酶制剂本身的质量和针对性外,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用户曾向我们反映,使用酶制剂后效果不明显。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了以下几个使用上的问题。一是针对性问题,部分用户,特别是部分中小用户为了省事,只用通用酶制剂,没有考虑针对不同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问题,这样使用效果也不好。如仔猪断奶后,由于应激等原因可导致消化道的内源酶活性和分泌量降低,从而影响仔猪的消化能力,此时增加蛋白酶、淀粉酶的作用很明显,不但能促进仔猪的消化吸收,而且也有助于防止腹泻。但生长肥育猪消化能力较强,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高,饲喂时就应该减少蛋白酶,提高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的含量,只用一种复合酶不能适合猪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二是加工环节问题。酶制剂发生催化作用的温度是39℃左右,饲料制粒时的温度往往超过75℃,由于多数酶制剂厂生产时采用了能耐受一定高温的菌种,短时间的高温影响不大,但如果制粒时温度过高,高温时间又过长,会严重影响酶制剂的使用效果。三是使用方法问题。为了提高酶制剂使用的经济效益,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需要相应调整饲料配方。由于酶制剂能够提高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力,通过调整配方可以达到新的平衡,也减少了生产成本。如一项实验表明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可以用6%的乳清粉和2%的鱼粉,相应增加豆粕,替代含10%的乳清粉和4%的鱼粉的饲料,仔猪的生产性能有所改善。又如某单位的实验证明,添加酶制剂后在肉鸡的玉米豆粕型饲料中降低3%的能量和5%的蛋白质量,肉鸡生长正常,经济效益提高。调整饲料配方可以使酶制剂发挥其效益,但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如果使用单位缺乏这类技术,生产酶制剂的企业也不能提供这类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使用效果。
-----

使用方法不当,高温造成活菌死亡
-----

含量不够
相关文章
 2015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
 2013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2016年执业兽医考试合格分数线
 2014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2014年执业兽医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16年执业兽医考试题库最新版下载(全科/水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在线客服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