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
猪瘟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顽疾,常常与一种或几种细菌、病毒、原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屡有报导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30年来的临床经验,现就如何防治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浅谈如下,供养猪场或同行参考、借鉴。 发病原因 疫苗免疫不到位或免疫程序不科学:未做免疫,或疫苗运输、保存、使用不当,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无效。消毒不到位:链球菌病多由外伤感染引起,如
器械、环境消毒不严造成伤口感染,子猪的断脐、断尾,3~4日龄的补铁、补硒注射,阉割,疫苗的免疫注射等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造成感染。防范不到位:猪瘟病毒侵入猪场、患有免疫抑制性猪病、原虫感染加之防治不到位,造成继发感染等。 临床症状 病猪突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先拉稀后
便秘,卧地不愿站立,体温升高为40.5℃~42℃,眼角有眼屎,喜扎堆,耳、腹部、四肢末端、肛门、尾巴,尤其是股内侧、后腿叉上部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斑,急性的全身发红,突然倒地,阵发痉挛而死,稍缓和的后肢摇摆,站立不稳,有的出现后肢软瘫,有的关节肿大,后期多数倒地出现神经症状,如阵发性痉挛、四肢划动、口吐白沫等,后期体温降低,腹部皮下有紫红色出血点,出血点后期变为褐色,乳头变褐,全身皮毛黯淡无光,体温低于常温,衰竭而死。本病 1~2月龄子猪高发,中猪也有发生。 病理变化 急性的全身表现
败血症变化,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慢性的眼睑肿胀,切开有液体流出,淋巴结初期肿大,后期坏死,呈黑褐色,切面呈大
理石花纹样。剖开病死猪腹部皮肤,皮肤内侧有零星的黑褐色点状,
肺脏充血、出血,有的
胸腔积液,积液遇空气呈胶冻样,心肌面有弥漫性出血点,脾脏肿大,周边有出血梗死或紫黑色坏死灶,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及坏死,肾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内壁有出血点,小肠、结肠有炎性变化,有的脑膜或脑实质出血,有的关节肿大,剖开有黄色胶冻样液体物。 临床诊断要点 一、发病前期多有外伤史。二、有猪瘟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况。三、病猪腹部皮下有明显出血点,后腿叉上部有出血斑。四、多数病猪后肢有站立不稳现象。五、结合
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 综合防治 猪瘟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在未做猪瘟疫苗免疫的猪场多表现为急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在免疫工作做得好的猪场多表现为慢性,有零星死亡。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紧急打猪瘟疫苗
-----
及时注射猪瘟疫苗,添加药物防止继发感染